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
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
谢绝南柯蚁,留连左手螯。
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
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
谢绝南柯蚁,留连左手螯。
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晚景中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暮色入江郊”展现了傍晚时分,天边的暮色渐渐笼罩在江畔郊野的宁静景象。接下来的“霜风两鬓毛”则通过触感,暗示诗人已步入晚年,感受到秋风的凉意,触动内心深处。
“笛声吹月落”描绘了悠扬的笛声在月落之际回荡,增添了夜晚的寂寥与诗意。诗人借笛声抒发情感,寓情于景,表达了浓厚的诗意情怀。“诗兴挟秋高”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高远和诗人的创作灵感。
“谢绝南柯蚁”暗指诗人拒绝世俗的纷扰,如同南柯一梦中的蚂蚁般超脱,表达了对浮世繁华的淡然态度。“留连左手螯”可能是指诗人独自品味美食,享受生活的简单乐趣,左手持螯,寓意闲适自在。
最后两句“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描绘了诗人独坐竹窗下,面对孤灯,深思吟咏的情境。他以吟诵屈原的《离骚》来表达内心的感慨,显示出其高尚的文化追求和孤独而坚韧的人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晚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沉浸诗书的生活态度。
黄楼西畔徐州治,西楚当时作都处。
尚馀一半长荆蓁,今作州仓积官米。
伯图巳自足奢豪,正好将金贮阿娇。
如何拓土为宫室,不及咸阳一夕烧。
岂是鉴秦等殷夏,或因争战无閒暇。
一朝泪尽帐中人,千古波沉台上瓦。
独破秦师无一人,亲将隆准放鸿门,英雄绝世无等伦。
牧羊之子一竖耳,谁遣黄袍拥在身,一为放弑蒙恶名。
总有奇勋不可赎,黄须判吏持大狱。
噫嗟嗟,每当读史为三覆。
欲鸣不鸣拍不禁,况复苍苍万里心。
舞袖今馀两垂手,曝衣惟障一边阴。
不辞摇拽将池绕,似解跰?照井深。
倾国捧心翻所贵,一庭欹影换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