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易水表前名,叹息荆卿事未成。
壮士秦廷空浪死,衣冠是日仅偷生。
膻尘遂染寒风色,茄管宁知变徵声。
最下流头经马饮,春来岸草尚欹倾。
萧萧易水表前名,叹息荆卿事未成。
壮士秦廷空浪死,衣冠是日仅偷生。
膻尘遂染寒风色,茄管宁知变徵声。
最下流头经马饮,春来岸草尚欹倾。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荆轲及其故事的感慨与反思。首联“萧萧易水表前名,叹息荆卿事未成”描绘了易水边的萧瑟景象,象征着荆轲未完成的壮志和遗恨,引发读者深思。颔联“壮士秦廷空浪死,衣冠是日仅偷生”对比了荆轲的英勇牺牲与当时官僚阶层的苟且偷安,揭示了英雄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颈联“膻尘遂染寒风色,茄管宁知变徵声”运用比喻手法,将胡人的侵扰比作污染了清流的膻尘,而茄管(乐器)则象征着无法传达真正情感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外敌入侵对文化与精神的破坏。尾联“最下流头经马饮,春来岸草尚欹倾”以自然景象的衰败暗示社会风气的败坏,即使在春天,岸边的草木依然倾斜,象征着恢复的艰难与希望的渺茫。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易水这一历史背景,抒发了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态度。
飞阁岧峣倚天半,千里秋毫掌中看。
城下江声铁马行,梁间日影金蛇窜。
词客寂寥光景闲,秀色不改惟西山。
朝来敛黛作眉语,问此风月何当还。
便须领略追绝唱,终古发扬无尽藏。
惜哉元婴不读书,笔端祇作蛱蝶图。
人生聚散等浮沤,忆昔过从与胜游。
棋局敲残清夜月,菊花吟老半窗秋。
客中送客难为别,山外看山总是愁。
回首片帆江路远,疏烟斜雨到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