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梅福殿壁二首·其二》
《书梅福殿壁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

我来思往事,谁更得长生。

雅韵磬钟远,真风楼殿清。

今来为尉者,天下有仙名。

(0)
注释
一自:自从。
白云:象征高洁、超脱的云彩,此处可能指代某位隐士或高人。
去:离开,离去。
千秋:形容时间长久,千百年。
坛:祭坛,供祭祀或祈祷用的高台。
月明:月光明亮。
我来:我来到这里。
思:思考,回想。
往事:过去的事情,历史事迹。
谁更:有谁还能,又有谁。
得长生:获得长生不老,永生不死。
雅韵:优雅的韵律,指优美的音乐。
磬钟:磬和钟,古代两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宗教仪式或宫廷雅乐。
远:遥远,此处指声音回荡悠远。
真风:真实的风范,纯正的风气,也可能特指道教的自然之风。
楼殿:楼阁与殿堂,通常指庙宇或宫殿建筑。
清:清新,清爽,也可引申为环境清幽,风气清明。
今来:现在来到这里。
为尉者:担任县尉的人,县尉是古代县级行政机构中的军事长官。
天下:泛指全国,全世界。
有仙名:享有仙人的美名,被赞誉为如同仙人一般的人物。
翻译
自从白云飘然而去,千百年来祭坛上的月色始终明亮。
我来到此地追思过往事迹,又有谁能真正得享长生不老?
悠扬的雅乐与古磬钟声遥遥回荡,楼殿之间清风徐徐,尽显真淳之风。
如今来此任职的官员,天下皆知他拥有仙人的美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名为《书梅福殿壁二首(其二)》。从艺术表现上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和仙境意境的诗歌。

“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飞升仙界的情景。白云常象征着高洁与自由,诗人似乎是从那片白云中离开,进入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境界。而“千秋坛月明”则描绘了一种历经沧桑而依旧光辉的场景,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永恒。

“我来思往事,谁更得长生。” 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同时也带有一丝哀伤。诗人在思考,谁能真正获得长生不老,这里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雅韵磬钟远,真风楼殿清。” 磬钟是古代用于音乐和礼仪的器物,它的声音悠扬而遥远,象征着高洁与美好的心灵状态。真风则是指不染尘俗之气,楼殿清则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今来为尉者,天下有仙名。”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那个仙名。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追求,也是对生命极限的一种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代器物的描绘,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长生不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深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训爨婢

十载胶庠莫怪穷,旅囊安得有从容。

无钱休欠牛羊债,有酒只将鱼蟹供。

班颔昔尝肥似燕,沈腰今已瘦如蜂。

从今莫恣肥甘口,只撷清蔬祭豢龙。

(0)

嘲贺将仕·其一

花何太喜谁能赋,叶是良媒解寄诗。

但觉人间传盛事,不知天上集佳期。

(0)

自喻呈赵润夫

梁间燕子为喃喃,故下珠帘未放还。

料得无声如反舌,不应留落在人间。

(0)

与李叔夔钱子云同游兴教寺约齐都巡

古寺坏壁存菩提,又有达磨苍龙如。

我来问讯若旧知,宇宙中间真蘧庐。

朋侪邂逅谁亲疏,秋风相对一笑醵。

杯行草草复徐徐,山僧野朴谈古初。

谓元城老当此居,浩叹不足歌继之。

满庭灿灿木芙蕖,疑是莱柏邓栟榈。

人多病俗不可医,天欲废道还从渠。

儒生腹大能几围,但教盛酒勿盛书。

(0)

黄山楼

风生汐恶舟难去,独上危楼立暮云。

数片斜阳随处没,一声清磬隔江闻。

庙灵古木悬新纸,碑老苍苔补断文。

惭愧年丰官酒贱,往来人每乐醺醺。

(0)

饯梅提刑

梅花山下送先生,持节西江衣锦荣。

国步正巇须砥柱,边尘方涨待澄清。

来时野草知春暖,去路山禽语日晴。

不怕风寒今满地,摩挲浯石记勋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