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山寄诸子五首·其四》
《千山寄诸子五首·其四》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千峰残雪挂松杉,月下孤僧经一函。

何必浮山归便好,病躯今已委寒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释函可对自然与禅意的独特感悟。

首句“千峰残雪挂松杉”,以“千峰”展现山峦之广袤,“残雪”则暗示季节的更替,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寂之美。“挂松杉”则将静态的景物赋予动态感,仿佛雪与松杉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互动,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的和谐氛围。

次句“月下孤僧经一函”,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孤独的僧人,他正于月光下诵读佛经。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借由“孤”字强调了僧人的独立与超脱,以及与世隔绝的修行状态。月光作为背景,既照亮了僧人的身影,也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后两句“何必浮山归便好,病躯今已委寒岩”,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前一句中的“浮山”与首句的“千峰”相呼应,象征着追求与向往,但诗人却认为,无需远行至“浮山”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后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病躯”,但他并未因此感到沮丧,反而将自己“委”于“寒岩”,即安放于自然之中,享受着与山石、雪松为伴的简单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雪景与僧人夜读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代陈季若上张帅·其四

长陪綵仗下蓬莱,万岁声中霁色开。

自是北门须卧护,双旌迢递日边来。

(0)

草堂老人和仲平头七十宴客绿烟亭辄赋口号一章以为草堂之寿

今年七十多青里,莫把仙翁一例看。

再拜尊前为翁舞,草堂最好是无官。

(0)

艾轩先生侍郎挽词四首·其一

典刑还似鲁人初,四海衣冠归坐隅。

涕落寒芜嗟不见,月明蟹井白云孤。

(0)

句·其一

催趱荼蘼交夏景,安排芍药送春光。

(0)

育王塔

谁向鄞江立法门,育王钟鼓振朝昏。

阎浮八万四千塔,应合相推此塔尊。

(0)

赠养素先生

圣泽浓云隐逸身,道装宜用葛为巾。

祝融峰下醉明月,绿水源头钓紫鳞。

曾见海桃三结子,不知仙豆几回春。

他年我若功成去,愿作云桥跪履人。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