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波泼地梦都清,劳我神魂息我形。
埋锸青山他日事,解装逆旅此时情。
蚊知大赉欢声动,蝉劝联诗作意鸣。
独卧坦然伸两足,不教太史受虚惊。
簟波泼地梦都清,劳我神魂息我形。
埋锸青山他日事,解装逆旅此时情。
蚊知大赉欢声动,蝉劝联诗作意鸣。
独卧坦然伸两足,不教太史受虚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疲倦奔波后,席地而卧,彻夜未眠的情景。首句“簟波泼地梦都清”以生动的比喻,将席子上的波纹比作梦境,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静。接着,“劳我神魂息我形”表达了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渴望得到休息的愿望。
“埋锸青山他日事,解装逆旅此时情”两句,通过设想未来在青山下安葬铁铲,以及现在在旅店卸下行囊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这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旅途劳顿的反思。
“蚊知大赉欢声动,蝉劝联诗作意鸣”则以蚊子和蝉的形象,分别象征着对诗人给予的慷慨馈赠(蚊子叮咬)和鼓励(蝉鸣),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这两句也暗含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在疲惫中寻找一丝乐趣的心态。
最后,“独卧坦然伸两足,不教太史受虚惊”表达了诗人独自躺卧时的坦然自若,以及对可能引起他人误解或惊吓的自我约束。这既是对个人心境的描述,也是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反思,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疲惫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的态度,充满了哲理性和生活气息。
身为百里长,家宠五诸侯。
含笑听猿狖,摇鞭望斗牛。
梅花堪比雪,芳草不知秋。
别后南风起,相思梦岭头。
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
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
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
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
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