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事非忙,何必候清晓。
仆从群饭罢,山园出便道。
西岩阳已多,东岭曦犹少。
兰路湿无尘,松籁翻偏峭。
石林盘蚕丛,耆域亦已造。
按指海印光,如是礼三宝。
云净旧寺名,即景真称好。
游山事非忙,何必候清晓。
仆从群饭罢,山园出便道。
西岩阳已多,东岭曦犹少。
兰路湿无尘,松籁翻偏峭。
石林盘蚕丛,耆域亦已造。
按指海印光,如是礼三宝。
云净旧寺名,即景真称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游山事非忙,何必候清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不需等待清晨,随时都可以享受山间的宁静与美好。接着,“仆从群饭罢,山园出便道”描述了随行人员在山间小憩后,沿着方便的道路继续前行的情景。
“西岩阳已多,东岭曦犹少”通过对比西面和东面的阳光,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兰路湿无尘,松籁翻偏峭”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清新与静谧,兰花湿润的小径上没有尘埃,松树的声响在峭壁间回荡,更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石林盘蚕丛,耆域亦已造”描绘了石林中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编织而成,而“按指海印光,如是礼三宝”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云净旧寺名,即景真称好”点明了诗人到达的地点——云净寺,并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朝跻太行巅,暮宿太行麓。
层峦入青冥,百里立苍玉。
凌风一停车,冀豫俱在目。
茫茫平野开,直见黄河曲。
维南有崧高,宾对称仲叔。
秀色分天中,神功奠坤轴。
石径缘岧峣,颠崖俯苍木。
古来重设险,三城接云矗。
因之千载怀,壮志非辕局。
谁能静边尘,再睹尧风俗。
斜阳阴云兴,急雨过倾覆。
沾濡不足云,震雷动予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