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通樵径,青松夹寺门。
已来亲眼见,难去对人言。
碧草通樵径,青松夹寺门。
已来亲眼见,难去对人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踏入寺庙时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首句“碧草通樵径”,以“碧草”和“樵径”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仿佛一条绿色的通道引领着人们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青松夹寺门”,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静谧,青松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寺庙的古老与神圣。
“已来亲眼见”,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刻印象,暗示他可能已经多次造访此地,每一次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而“难去对人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对这份宁静与美的珍视,以及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感受。这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或许是对寺庙中所蕴含的超脱世俗、心灵净化之感的体验,或者是对某种难以名状的神秘力量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脚步,亲身体验那份深入骨髓的宁静与感悟。
尚悤悤、垂虹春早,残芦风里如语。
愁阴不散烟汀阔,一叶软波翔舞。扶柁去。
望练绕吴城、几点青旗字。鲈乡社树。
想雾鬓风鬟,也怜寒峭,浅翠照眠鹭。千年事。
零落荒台别墅,乾坤元是孤旅。
漫临奁鉴惊清影,客子何堪尘土。须小住。
看重叠云衣、裹就湖天暮。低眠旧浦。
续渔具因缘,茶人滋味,休写断肠句。
蔻绡衣霓裳。配羿妃清冷,媭女苍凉。
夜夜长歌寡鹄,短歌愁凰。摧短鬓,为秋霜。
染啼痕、眠芊幽篁。
叹海碧天青,蟾孤兔老,六十载共姜。
筑柘馆,连芸窗。更授经帐底,画荻帘旁。
机声中搀洛诵,书声琳琅。剪玉树,成佳郎。
羡季心、词坛擅场。侠哉女公孙,萱花柏舟千古香。
南阳词客,惯多愁善感,最能吟写。
近为黄郎题恨句,凄咽如闻夜话。
说道江乡,每年寒食,细雨啼山鹧。
落红万斛,朝云坟在其下。
更被水墨轻描,丹青澹抹,倍把愁肠惹。
短短墓门花似血,点入倪迂小画。
蝴蝶成团,蘼芜满路,闹杀前村社。
倚楼人在,为他泪黦银帕。
崇文门外,金鱼池北,花儿市在中间。
闻道花行客,居斯里、万家婚好相联。
南来通草成山积,某家染、某色新鲜。
某家有、聪明小女,裁须叠瓣如仙。
辽金元朝无考,自迁都永乐,数到今年。
细腻生涯,温柔活计,饱暧不羡为官。
众香国里无荣辱,笑当日、剪采为欢。
迎春近、青莲千叶,布施古佛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