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吴门客舍初度作》
《一剪梅.吴门客舍初度作》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风打孤鸿浪打鸥。四十扬州,五十苏州。

半生习气破除休。少日倡楼,老去僧楼。

故垒萧萧芦荻秋。说甚曹刘,只羡孙刘。

专诸巷内且淹留。烽火边愁,风雪羁愁。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与感慨。词中“风打孤鸿浪打鸥”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在岁月长河中的孤独漂泊之感,孤鸿与鸥鸟在风浪中挣扎,象征着词人面对生活波折时的坚韧与无奈。

“四十扬州,五十苏州”,通过地点的变换,暗示了词人从繁华到宁静的人生阶段转换,扬州与苏州在中国古代都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在这里经历了青春的热烈与生活的沉淀。

“半生习气破除休”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往习惯的反思与决断,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再沉溺于旧习,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升华。

“少日倡楼,老去僧楼”对比鲜明,少年时可能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生活,而老年则选择归隐佛门,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脱,这一转变体现了词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故垒萧萧芦荻秋”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景象,故垒(废弃的营垒)与芦荻(芦苇)的萧瑟,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说甚曹刘,只羡孙刘”一句,借用了三国时期的人物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同时“孙刘”也暗指词人希望自己能像孙权和刘备一样,在乱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的价值。

“专诸巷内且淹留”中的“专诸巷”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词人在这里停留,或许是在寻找内心的平静或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

“烽火边愁,风雪羁愁”则直接点明了词人内心的忧虑与孤独,烽火代表战争的威胁,风雪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人生的不确定,这些都构成了词人复杂情感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社会背景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命、历史、个人价值以及内心世界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落花次沈石田韵五首·其五

清明寒食已匆匆,锦瑟韶华转眼空。

光景易沉牛渚月,文章翻借马当风。

东归曹植虚惊艳,北道罗虬赋比红。

泦汰春华待秋实,迷津休问太原中。

(0)

九日即事二首·其二

园林衰柳半书虫,芳草经秋剩几丛。

终是黄花留傲骨,不曾吹瘦鲤鱼风。

(0)

奉和张少泉世丈七十寿言八首·其四

诗派元从长庆过,老来心苦类阴何。

一绳何处维颓木,三雅馀閒及补萝。

腹稿卒于僧入定,笔花浓似蜜分窠。

独怜文武衣冠尽,秋兴词人感慨多。

(0)

喜闻黄藜阁同年得子二首·其一

为报啼声试凤雏,一番惊喜属吾徒。

林花垂尽馀朝秀,江月初昏照夜珠。

旁出适当扶荔挺,生稊终自济杨枯。

楹书旧业传人少,从此先生道不孤。

(0)

荠菜二首·其二

十里长堤晓露漙,采芳归去渐阑干。

入怀生意包藏密,盈掬芳心割爱难。

陌上晚花三月尽,草间新绿九秋寒。

若教更愈河鱼疾,马勃牛溲一例看。

(0)

城北散步四首·其四

客魏旧遗孽,生祠今作廛。

羹鱼贪近水,生菜不论钱。

境僻薄车垢,林深养灶烟。

结庐容小隐,不敢望前贤。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