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桥下江水清,凤凰台前霜月明。
莫愁艇子系何处,杨柳萧萧无限情。
秦淮桥下江水清,凤凰台前霜月明。
莫愁艇子系何处,杨柳萧萧无限情。
此诗描绘了秦淮河畔秋夜的静谧与凄美。首句“秦淮桥下江水清”,以清澈的江水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氛围。接着“凤凰台前霜月明”一句,将画面转向明亮的霜月,凤凰台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诗意的浪漫色彩。
“莫愁艇子系何处”,这一句引人遐想,莫愁湖上的小船如今停泊在何方?这一疑问,不仅勾起了对过往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最后,“杨柳萧萧无限情”以萧瑟的杨柳收尾,既渲染了秋夜的凉意,又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幅富有情感深度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白浪拍天飞,船身屡倾侧。
置我旋涡中,而我持恒识。
舟人相聚谈,各有惊皇色。
谓我且停舟,此风渡不得。
我谓不如前,万事莫惶惑。
赖我坚持心,助彼股肱力。
居然登彼岸,我为长叹息。
世事类如斯,愿以策中国。
操初得彧从,即比诸子房。
彧劝操取兖,亦比诸高光。
既为操也臣,岂为汉也亡。
其仁先管仲,司马准的伤。
其道似伯夷,大苏稚且狂。
牧之不云乎,教盗以穴墙。
发匮不同挈,乃欲居于良。
或云彧自杀,志亦良可伤。
方彧留寿春,抱疾仍徬徨。
操也馈之食,发视但空筐。
正如周亚夫,赐肉景帝傍。
大胔不置箸,杀机盖已彰。
然则操杀彧,世论徒蜩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