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在岩下宿,今结梦中思。
石室不知夏,泉流无尽时。
崖深临眺久,径远送归迟。
谁忍经年别,空悬翠壁诗。
惯在岩下宿,今结梦中思。
石室不知夏,泉流无尽时。
崖深临眺久,径远送归迟。
谁忍经年别,空悬翠壁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石莲洞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之情。通过“惯在岩下宿”和“今结梦中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山水的亲近与热爱,以及在梦中仍能回味那份宁静与美好。石室的“不知夏”与泉水的“无尽时”,不仅展现了石莲洞环境的幽静与永恒,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远。
“崖深临眺久,径远送归迟”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长时间驻足于悬崖边,远眺美景,不舍归途的情景。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谁忍经年别,空悬翠壁诗”则表达了诗人不愿与这片美丽的山水分离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