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这首《临终诗》是南北朝时期元子攸所作,其内容深沉哀婉,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刻思考。
首句“权去生道促”,以“权”字开篇,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有限,如同权力的消逝一般迅速。接着,“忧来死路长”则揭示了对死亡的恐惧与忧虑,仿佛通往死亡的道路漫长而无尽。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描绘了生与死之间的鲜明反差。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死亡的恐惧,将死亡比作进入一个充满悲伤与痛苦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内心的挣扎。出国门意味着离开人世,含悲入鬼乡则预示着踏入一个充满哀伤与孤独的境地。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这里使用了隧道和幽暗庭院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死亡的来临,如同一道关闭的隧门,将光明与希望隔绝在外,让人陷入无尽的黑暗与寂静之中。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这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以思鸟在青松上吟唱,象征着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而哀风吹拂白杨,则寓示着悲伤与凄凉的情绪弥漫在整个空间中。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氛围,强化了对死亡的感慨与对生命的珍视。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死亡的无奈与接受,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感叹死亡的痛苦与不可避免性,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命运的接纳与面对。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对生死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平静与勇气。
综上所述,《临终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生命、死亡、恐惧、希望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接纳等主题,展现了元子攸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情感表达。
晓窗鹦语,惹一丝魂颤。拢鬓扶花去潜远。
怕水廊露藓,曲曲弯弯,难瞒过,绣屧印痕都遍。
重来人悄悄,梦影生凉,立尽黄昏有谁管。
剩了海棠枝,筛月墙阴,把零叶、也都飘断。
兀门掩、灯残乱蛩啼,似刀尺声声,听来凄怨。
漫郎病困百计懒,性惟癖友还癖诗。
良朋遣走递情语,若匿冰窖邀阳曦。
眼前佳人半宿草,剑心斩斩持示谁?
白云生憎冉冉去,青山苦与寥寥期。
兜春巷曲绾疏髻,强搜风月相嚅唲。
颇思散骑唱中妇,玉兰花酽同疗饥。
玉兰初花三五枝,黄毛乳莺飞当楣。
愁弦自媚张衡思,老面已丑犹娇痴。
醉魂能御绿蛇马,冒星拟向君边驰。
君行剡曲川岩奇,野桃正发公棠湄。
我魂傍汝汝不见,问之枯狖当能知。
我容枯瘦近如狖,缚藤守洞难扬眉。
幸兹饮啄惯荼蓼,未肯滥受尘缰羁。
念君烦苦易疲悴,亦弗冒瘴行淹迟。
马蚿百足不逃愤,见夔斯诉君毋嗤。
《答徐司马荣奉化道中寄怀作用原韵》【清·姚燮】漫郎病困百计懒,性惟癖友还癖诗。良朋遣走递情语,若匿冰窖邀阳曦。眼前佳人半宿草,剑心斩斩持示谁?白云生憎冉冉去,青山苦与寥寥期。兜春巷曲绾疏髻,强搜风月相嚅唲。颇思散骑唱中妇,玉兰花酽同疗饥。玉兰初花三五枝,黄毛乳莺飞当楣。愁弦自媚张衡思,老面已丑犹娇痴。醉魂能御绿蛇马,冒星拟向君边驰。君行剡曲川岩奇,野桃正发公棠湄。我魂傍汝汝不见,问之枯狖当能知。我容枯瘦近如狖,缚藤守洞难扬眉。幸兹饮啄惯荼蓼,未肯滥受尘缰羁。念君烦苦易疲悴,亦弗冒瘴行淹迟。马蚿百足不逃愤,见夔斯诉君毋嗤。
https://shici.929r.com/shici/mGY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