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九日恩荣宴席上作》
《十九日恩荣宴席上作》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队舞花簪送酒频,清朝盛事及嘉辰。

星辰昼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

围撤汉科三日战,苑看唐树九回春。

丹心未老时头白,犹是当年献策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jiǔēnróngyànshàngzuò
míng / dōngyáng

duìhuāzānsòngjiǔpínqīngcháoshèngshìjiāchén

xīngchénzhòuxiàshàngshūfēngqíngjìnshìjīn

wéichèhànsānzhànyuànkàntángshùjiǔhuíchūn

dānxīnwèilǎojiāngtóubáiyóushìdāngniánxiànshēn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明朝时期李东阳在十九日恩荣宴席上的所见所感。首句“队舞花簪送酒频”,生动展现了宴会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舞者们手持花簪频频敬酒,气氛热烈。接着,“清朝盛事及嘉辰”点明这是朝廷的重要节日,气氛庄重而喜庆。

“星辰昼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两句,通过星辰和晴朗天气的意象,象征着官员们的荣耀与士人的才华得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展现,尚书和进士的服饰也暗示了宴会上文人士大夫的聚集。

“围撤汉科三日战,苑看唐树九回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学术氛围,仿佛连考试的紧张竞争(汉科三日战)和园林中的春色(唐树九回春)都融入了这场盛宴,寓意着人才辈出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后两句“丹心未老时头白,犹是当年献策身”,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年华已逝,但那份为国献策的赤诚之心依旧未减,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自豪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宴会为背景,既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又抒发了个人的壮志豪情,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风采和对国家的热忱。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登滕王阁

南浦雄州开水上,高台积翠绕天涯。

匡庐地远连秋树,荆楚山长入晚霞。

新阁不巢唐幕燕,莫林多下汉江鸦。

归船便取章门路,西去郊原日易斜。

(0)

寄石潭二绝·其一

见说新居止隔山,肩舆晓出暮堪还。

知公久已藩篱撤,何事深林尚闭关?

(0)

美人展书图二首·其一

丹唇皓齿瘦腰肢,斜倚筠笼睡起时。

毕竟痴情消不去,缃编欲展又凝思。

(0)

就正斋九日赏菊

重阳高会幔亭张,阶下寒英正吐芳。

为羡霜丛矜晚节,同来香径领秋光。

嘉宾落帽风流在,绮席征歌雅兴长。

却笑当年彭泽叟,东篱寂寞独倾觞。

(0)

日本杂事诗·其一四六

染指流涎各欲尝,既调勺药又和姜。

食单蔬谱兼䱉议,合补东人江户香。

(0)

送女弟·其一

阿爷有书来,言颇倾家赀。

箱奁四五事,莫嫌嫁衣希。

阿母开箧看,未看先长欷。

吾家本富饶,频岁遭乱离。

累叶积珠翠,历劫无一遗。

旧时典衣库,烂漫堆人衣。

今日将衣质,库主知是谁?

扫叶添作薪,烹谷持作糜。

尺布尚可缝,亲手自维持。

行行手中线,离离五色丝。

一丝一泪痕,线短力既疲。

即此区区物,艰难汝所知。

所重功德言,上报慈母慈。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