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迈逝,一身将老。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迈逝,一身将老。
这首诗《猗兰操》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贤者的追思与感慨。诗中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开篇,借自然界的风雨比喻世事的变幻莫测和人生的坎坷不平。谷风习习,阴雨绵绵,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描述了一位贤者即将离开人世,亲朋好友远送其至郊外的情景。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贤者生前美德的颂扬。贤者虽已离去,但其高尚品德如同山谷中的兰花,永远散发着清幽的香气,令人怀念。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愤慨。贤者虽才华横溢,却无法得到应有的位置与认可,在世间漂泊不定,无所归依。这种对不公平命运的控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无知与偏见,贤者往往被埋没在世俗的尘埃之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这不仅是对贤者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的反思。
“年纪迈逝,一身将老”,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感慨。岁月无情,年华易逝,即便是贤者也难逃生命的规律,终将老去。这句诗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所有人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善待生命。
综上所述,《猗兰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贤者离世的哀痛、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
余闻江东之山出新安,千峰万岭龙屈蟠。
黄山崔嵬九华对,雄雌时作风雨会。
中藏龙尾气清淑,山骨崚嶒石如玉。
六丁呵护云气漫,不知何年凿深谷。
南唐绿砚肤起鳞,手摩润泽疑新浴。
罗纹刷丝名渐殊,谷深水浅真难复。
旧石既无新石出,贵介视之轻瓦砾。
杨生磨琢独非常,手持一二来豫章。
百金酬价犹自惜,故家云有千岁藏。
或闻山崩泉脉涌,翻□当时遗石动。
至今散落樵牧家,敲火磨刀随日用。
冲烟踏雨忽惊逢,席裹毡包不辞重。
我嗟拙书好蓄收,松烟秃兔非其俦。
呜呼人生抱才坎壈勿轻许,时来相遭亦如此。
楚江浩浩山磝磝,澹然粉墨凝冰绡。
直峰横岭藏曲折,笔力巧处疑镌雕。
高堂净如拭,坐觉风萧骚。
暮云春树隐复见,人家半落沧洲遥。
中有隐者居,平生不受东林招。
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
我爱高侯得天趣,所见历历穷秋毫。
米家父子称好手,率意尚复遭讥嘲。
灵机直恐神鬼设,变态叵测鱼龙骄。
玉峡飞孤泉,香炉障层霄。
自怜失脚行万里,微官羁系何由逃。
焚香沽酒静相对,长日令人愁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