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霁色。正金粟万株,凉露晨裛。
缕缕幽芬,点缀小山凄碧。
一枝画烛云屏畔,问谁家、秋思今夕。
旧留人处,珊珊细佩,月明帘隙。
何处雕阑胜赏,任压帽斜簪,沈醉瑶席。
倚树无眠,应念素娥消息。
婆娑不碍清光照,绕珍丛、莫漫攀摘。
只愁风雨,飘零满地,嫩香狼藉。
西园霁色。正金粟万株,凉露晨裛。
缕缕幽芬,点缀小山凄碧。
一枝画烛云屏畔,问谁家、秋思今夕。
旧留人处,珊珊细佩,月明帘隙。
何处雕阑胜赏,任压帽斜簪,沈醉瑶席。
倚树无眠,应念素娥消息。
婆娑不碍清光照,绕珍丛、莫漫攀摘。
只愁风雨,飘零满地,嫩香狼藉。
这首《桂枝香·咏桂》由晚清至民国初年的词人李岳瑞所作,以桂花为主题,描绘了清晨西园中桂花在雨后初晴时的景象,以及其散发的幽香与月光下的静谧之美。
词的开篇“西园霁色”,点明了地点和天气状况,随后“金粟万株,凉露晨裛”描绘了桂花树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接下来,“缕缕幽芬,点缀小山凄碧”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桂花的香气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一枝画烛云屏畔,问谁家、秋思今夕”两句,将画面拉近,仿佛有一枝桂花在画屏旁静静绽放,引人遐想,是何人在此刻怀有秋日的思念。接着,“旧留人处,珊珊细佩,月明帘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的桂花与人的互动,仿佛月光下的桂花与人的脚步声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何处雕阑胜赏,任压帽斜簪,沈醉瑶席”则描绘了一幅人在桂花树下宴饮赏花的画面,人们或倚树而坐,或斜簪桂花于帽上,沉醉在这如瑶池般的美景之中。最后,“倚树无眠,应念素娥消息。婆娑不碍清光照,绕珍丛、莫漫攀摘。只愁风雨,飘零满地,嫩香狼藉”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与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变化的忧虑,担心风雨会令这美丽的景象变得零落不堪。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桂花的美丽与香气,也寄托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忧虑,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白浪飞花雷叠鼓。怎匆匆、冒烟冲去。
拿舟独出,齐桡着力,赌锦标争取。
青眼到红妆,东西岸、凭栏延伫。
楼船下濑,鸳鸯弄潮,欢声里,忘昏暮。
奈汨罗,人正苦。况重渊、老魔盘互。
褰裳赴救,赖后先邪许。
入水斩蛟龙,江心剑、待清波路。
沈沈楚魄,万方多难,大招谁赋。
草甲苏烟,花辰醉露,中和夹钟律转。
荠傍墙挑,蘋生水活,触处探芳心眼。
春过三分几,试数遍、曲江游宴。
送来百舌,繁声一片,觥堂歌管。贺客园林莺燕。
正锦缀竿高,门悬弧遍。
藤褓交盛,苔钱工数,天姥洗儿年惯。
计筵开弥月,喜春饯、归期尚缓。
珍嘱封姨,护犀帏,漫轻卷。
古循州、道此分程。车辙指东城。
畴人堆垛烦推算,合薰莸、一气氲蒸。
未领女儿香味,先仪将相雷名。回途天气欠分明。
饤饾半阴晴。此行非赴山灵约,试商量、圃学农经。
送客一轮月晕,愁予十里鸡声。
蛛巢爱网织。罥树悬风露珠滴。欲问经行踪迹。
径峭云深,耐人寻觅。檐花夜湿。任狼藉、蝶怜蜂惜。
谁念我、山深深处,鬼火照邻寂。累石。鳞排一一。
仍可负、墙东暄日。山家终欠春色。
铭室新题,秃残江笔。蜗庐真算得。
青山对、空尊任泣。柴门倚、暮鸦归数,引我杖藜出。
问雕梁归燕,亲见年时,月满花秾。
车骑雍容惯,正珠歌翠舞,锦幄千重。
五陵几多豪侠,回首感飘蓬。
浑不信当初,郁金堂畔,解佩相逢。匆匆。
已陈迹,记大道青楼,曾驻花骢。
绮梦如云远,又疲驴乌帽,残照西风。
黯黯黄尘影里,谁倚旧帘栊。
剩头白刘郎,芳桃忍说前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