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江静.竞渡》
《湘江静.竞渡》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湘江静

白浪飞花雷叠鼓。怎匆匆、冒烟冲去。

拿舟独出,齐桡着力,赌锦标争取。

青眼到红妆,东西岸、凭栏延伫。

楼船下濑,鸳鸯弄潮,欢声里,忘昏暮。

奈汨罗,人正苦。况重渊、老魔盘互。

褰裳赴救,赖后先邪许。

入水斩蛟龙,江心剑、待清波路。

沈沈楚魄,万方多难,大招谁赋。

(0)
鉴赏

这首《湘江静·竞渡》是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和深刻寓意。

开篇“白浪飞花雷叠鼓”,以动态的画面展现龙舟赛的激烈与热烈,白浪如同飞花般翻滚,鼓声如雷,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接着“怎匆匆、冒烟冲去”一句,将观众的急切心情和龙舟划手的勇猛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接下来的“拿舟独出,齐桡着力,赌锦标争取”描述了划手们奋力划桨,争先恐后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团队协作的力量。

“青眼到红妆,东西岸、凭栏延伫”则描绘了观众的反应,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为比赛而激动,站在两岸的栏杆前,期待着比赛的结果。接下来的“楼船下濑,鸳鸯弄潮,欢声里,忘昏暮”进一步渲染了比赛的热闹气氛,楼船在江中疾驰,鸳鸯在潮水中嬉戏,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止于此,他紧接着提出了“奈汨罗,人正苦”的感慨,将端午节与屈原投江的传说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接着,“况重渊、老魔盘互”一句,借用了神话中的元素,暗示社会的复杂和不公,以及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无助感。

最后,“褰裳赴救,赖后先邪许。入水斩蛟龙,江心剑、待清波路。沈沈楚魄,万方多难,大招谁赋”表达了对英雄的呼唤和对正义的追求。诗人希望有人能像屈原一样,勇敢地站出来,面对困难和挑战,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描绘龙舟竞渡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正义的期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行香子.破壁处盘梅为百余年物,词以记之

疏影黄昏。老去东邻。惜花来此问花神。

前生绿萼,今谪红尘。得几多愁,几多怨,几多嗔。

铁骨香魂。慧业灵根。寂无言语对游人。

枝头落月,世外浮云。任铅华改,物华变,岁华新。

(0)

醉春风

屈指清明近。东风吹更紧。锦帷绣幕昼常垂,闷。闷。

闷。丝柳长堤,梨花深院。试探芳讯。蝶梦花间稳。

不管人愁损。横斜几折小阑干,认。认。认。

绿绕红围,都应未改。旧时情景。

(0)

七虞

望里花疑雪,近看一语无。

全身在香国,顿使野情孤。

(0)

春夜

银烛烧残夜漏声,画屏香案影孤清。

一庭春色无人管,分付梨花伴月明。

(0)

木棉花歌·其四

旧苑昌华吸紫氛,宫娃曾斗石榴裙。

枝头犹是英雄血,无奈流花不待君。

(0)

菊花

浅白轻黄秋露团,落英犹共楚臣餐。

莫疑三径开偏晚,为与群芳殿岁寒。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