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青玉蹄,银鞍碧丝缰。
振鬣忽长鸣,矫矫飞腾骧。
朝发都畿暮荆襄,千里歘忽流电光。
绣衣骑马天上郎,颜如玉洁髯云张。
十年北面侍明主,铁冠白简横秋霜。
九重惠南土,辍此殿陛良。命之持斧振宪纲。
澄清洞庭及湘汉,尽洗阴翳开春阳。
青霄白日上雕鹗,及时功业须奋扬。
我有绝俗意,赠之翠筼筜。
贞姿不柔亦不刚,中虚外直操有常。
隆冬冰雪凛严厉,长与庭柏同苍苍。
交映黄鹄山下之高堂。
清风永昼含琅玕,坐使民物咸阜康。
骢马青玉蹄,银鞍碧丝缰。
振鬣忽长鸣,矫矫飞腾骧。
朝发都畿暮荆襄,千里歘忽流电光。
绣衣骑马天上郎,颜如玉洁髯云张。
十年北面侍明主,铁冠白简横秋霜。
九重惠南土,辍此殿陛良。命之持斧振宪纲。
澄清洞庭及湘汉,尽洗阴翳开春阳。
青霄白日上雕鹗,及时功业须奋扬。
我有绝俗意,赠之翠筼筜。
贞姿不柔亦不刚,中虚外直操有常。
隆冬冰雪凛严厉,长与庭柏同苍苍。
交映黄鹄山下之高堂。
清风永昼含琅玕,坐使民物咸阜康。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竹送罗文衡湖广宪使》。诗中以“骢马”、“银鞍”等描绘出送行者的英姿,以“绣衣”、“天上郎”形容其身份尊贵,体现了对即将赴任湖广宪使的罗文衡的敬仰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生动的马匹和装备描写,展现了送行者出发时的壮观景象,以及他们迅速穿越千里的豪迈。接着,诗人赞美了罗文衡的容貌与气质,以及他长期侍奉君王的忠诚与才干,暗示其将肩负重任,为南方地区带来治理与和平。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竹子的赞美,以竹子的“贞姿”、“中虚外直”的特性象征罗文衡的品格与行为准则。诗人希望竹子能成为罗文衡在任期间的象征,无论面对多么严酷的环境,都能保持坚韧不拔,为人民带来福祉与安康。
整首诗通过对比马与竹的形象,不仅表达了对罗文衡个人才能与品德的赞誉,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不屈,为民众谋福利,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玉骢去后,怅缃桃万树,不系春影。
望断仙蓬,把别泪、分付紫箫吹尽。
倚扇评诗,认旗沽酒,往事休重省。
与君俱是,人天飘泊无准。
谁料听雨江湖,鸥边对话,只伤心还剩。
剪烛船窗,便尽有、数点啼红都冷。
吴市吟秋,燕台赋晓,减了年前俊。
相看一笑,恍然旧梦初醒。
歌舞地。秦淮旧曲曾记。
烧残玉树阵云红,春愁暗起。
一弯眉月柳边楼,凤箫声远天际。画栏悄,谁共倚。
筝船载梦犹系。银屏金屋几千家,都成战垒。
断魂桃叶久飘零,相思惟见烟水。
艳晨选醉锦绣市。望江南、芳草千里。
酒醒不知何世。
只斜阳、惨碧无言,相对惯阅兴亡,荒城里。
碧槛移春,甚真香幻影,参透情根。
屏边那回无睡,绿梦初醒。
谁道灵均去后,向人天、不返秋魂。
年时目成处,有个词仙,吹瘦鹅笙。
真妃犹忆否,漫神皋解佩,别馆留簪。
露寒烟悄,应念冷尽红心。
还被东风一剪,剪愁痕、飘满湘云。
凌波翠鸾杳,写入琴弦,江上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