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被雨阻隔的旅途困顿之情。"日长巴峡雨濛濛"一句,通过对时间和景象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悠长而湿润的氛围,巴峡之美在细雨中变得柔和而迷离,同时也增添了几分落寞。诗人以此表达了归心似箭却不得通的无奈与沉重。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则是对行程的一种预示或叹息。在这里,西江水成为了远方的向往,而东流至渚宫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或许包含了一定的牺牲与不舍。诗人以此传达了旅行中的挣扎和内心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雨景、行程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自然阻隔,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诗意深长,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魏晋·陶渊明】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https://shici.929r.com/shici/KFR9NnT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