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都非五尺童,日催人老日龙钟。
呼名摩顶回头道,两颊差如百几翁。
黄鹄都非五尺童,日催人老日龙钟。
呼名摩顶回头道,两颊差如百几翁。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四十)》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黄鹄都非五尺童”,以黄鹄比喻人,暗示岁月流逝,曾经的少年已不再,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易逝。接着,“日催人老日龙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对人的影响,使得人们在日复一日中逐渐老去,步履蹒跚,身体不再轻盈,充满了对时光匆匆的感叹。
“呼名摩顶回头道”描绘了一幅画面,仿佛在呼唤名字的同时,手轻轻摩挲着头顶,回望过去的道路。这一动作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旅程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两颊差如百几翁”以夸张的手法,将诗人的面容与百岁老人相比,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他脸上的痕迹,两颊的皱纹如同百岁老人一般,既是对自身老去的客观描述,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深切感受,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深思,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黄遵宪作为晚清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晔晔重阳,秀气飘飘,廓周大千。
正故庵交会,宾朋浩浩,青霄依约,鸿雁翩翩。
是处登高,衔杯逸兴,放旷犹如陆地仙。
朝真会,赞金风淡荡,玉露新鲜。黄花嫩蕊堪怜。
散袅袅、清香满坐传。
使众人得味,皆明至道,群莺无语,独王秋天。
艳杏妖桃,繁华春景、莫与迎霜敢斗坚。
乘佳趣,对芳丛烂饮,一醉千年。
休休我省也,弃世俗、洞庭深处。好行步。
大药烧成,宝珠收得,曲按无弦,音胜宫羽。
洪杨道德,风范钟吕,许由巢父。
向逍遥彼岸,寻个水云侣。
谁能继圣徒,智若愚,六情断灭,九玄通悟。
妙粹冲虚,炳焕灵明,物物般般,无疑无虑。
一真莹彻,功行满足,顿超尘所。
便归来洒落,方外了然去。
老颖冰满头,不识宫妓口。
穷年岂无为,弃置如敝帚。
玉杯渐消磨,含默甘老丑。
余生重其功,怅然怀永久。
昔在三坟前,勇锐破绳纽。
叔世去籀法,十鼓迷八九。
玄风变复变,款识归瓦缶。
春秋已获麟,大义孰为守?
纷纷鸡雉翰,峥嵘出其右。
班生狂不事,张生颠欲走。
空余五色梦,幻入歌奴手。
世乏昌黎才,谁能传其后?
削纤管城封,寂寞中山胄。
所以胥吏徒,刻核嘲腐朽。
悲风吹茅堕空屋,老乌号鸣屋上木。
谁家男子从远征,父母妻孥相送哭。
哭声呜咽已别离,道旁复对行人悲。
去者一心事,归者百感随。
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
皆因官税迫,非以饥所为。
布衣磨尽草衣拆,一冬幸喜无霜雪。
今年老小不成群,赋税未知何所出。
昨夜忽惊雷破山,北来暴雨如飞湍。
此时江南正六月,酸风入骨生苦寒。
东村西村无火色,凝云著地如墨黑。
聩翁瞽妪相唤忙,屋漏床床眠不得。
开门不敢大声语,门外磨牙多猛虎。
自来住此十世馀,古老未尝罹此苦。
我感此情重叹吁,不觉泪下沾裳裾。
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
《悲苦行》【元·王冕】悲风吹茅堕空屋,老乌号鸣屋上木。谁家男子从远征,父母妻孥相送哭。哭声呜咽已别离,道旁复对行人悲。去者一心事,归者百感随。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皆因官税迫,非以饥所为。布衣磨尽草衣拆,一冬幸喜无霜雪。今年老小不成群,赋税未知何所出。昨夜忽惊雷破山,北来暴雨如飞湍。此时江南正六月,酸风入骨生苦寒。东村西村无火色,凝云著地如墨黑。聩翁瞽妪相唤忙,屋漏床床眠不得。开门不敢大声语,门外磨牙多猛虎。自来住此十世馀,古老未尝罹此苦。我感此情重叹吁,不觉泪下沾裳裾。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
https://shici.929r.com/shici/AYkp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