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咏鸽,社作》
《清平乐.咏鸽,社作》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帘栊疏绮。人意双清美。漾枕流铃初睡起。

知是嫩晴天气。裁书欲寄平安。几回招手雕阑。

不似上林愁断,西风何处关山。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咏鸽,社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方恪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帘栊疏绮"写出了清晨薄雾中窗帘透出的轻盈之美,透露出主人家的雅致与宁静。"人意双清美"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新的氛围和人们内心的愉悦感受。

"漾枕流铃初睡起"描绘了主人公刚刚从梦中醒来,耳边还残留着如流水般的铃声,暗示着生活的闲适与惬意。"知是嫩晴天气"则点明了窗外天气的宜人,让人感到心情舒畅。

"裁书欲寄平安"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信件传递平安的信息,体现了对远方亲人的关怀。"几回招手雕阑"描绘了他倚栏远眺,频频挥手的动作,流露出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不似上林愁断,西风何处关山"以对比的手法,将自己眼前的宁静与上林苑(皇宫园林)的离愁别绪相比较,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关山阻隔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同时融入了淡淡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寄海上韩杲

行尽清溪到水涯,好山环绕故人家。

寥寥一犬柴门外,只隔桥东几树花。

(0)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其四螺龛

竟日双扉掩,其中草色新。

石幢门外树,法相壁间寻。

借渡石微窄,凿渠雨始深。

一登绵昼夜,萧寂了无音。

(0)

舟泊常州

舟到毗陵日已昏,维舟柳下宿西门。

几家灯火桥边市,一曲渔歌郭外村。

远树依微寒鸟集,古城寥落暮云屯。

相亲喜有同袍客,吟得新诗可细论。

(0)

赋得江天暮雪送友人之官

漠漠江天黯黯云,晚风吹雪正纷纷。

笼寒已禁猿争语,傍夕空教雁失群。

影带楚兰看不见,声连湘竹听还闻。

太平未必堪成瑞,一向谁怜好似君。

(0)

小乔观书

云髻新妆珠翠团,杏花零落晓风寒。

每怜春事伤心处,偷把周郎曲谱看。

(0)

题静乐轩·其三

秋声早已到梧桐,露气生凉湛碧空。

独倚阑干待明月,紫箫吹彻木樨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