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出郭看桑麻,载道歌谣事匪誇。
天上法星初弭节,人间甘雨已随车。
丹书历历烦申诫,白简棱棱惯击邪。
顿使西人谈美政,尽将光彩耀儒家。
今朝出郭看桑麻,载道歌谣事匪誇。
天上法星初弭节,人间甘雨已随车。
丹书历历烦申诫,白简棱棱惯击邪。
顿使西人谈美政,尽将光彩耀儒家。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施佥宪在巡视地方时,所展现出的政绩与德行,以及民众对此的热烈响应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官民和谐、政治清明的景象。
首句“今朝出郭看桑麻”,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描绘了官员巡视乡间的场景,通过观察农田的生长情况,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接着,“载道歌谣事匪夸”则以百姓的歌声与欢笑,侧面表现了官员政绩卓著,受到民众的衷心拥护与爱戴。
“天上法星初弭节”一句,巧妙地将官员比作天上的法星,弭节象征着其巡视的结束,暗示了官员公正严明的形象。而“人间甘雨已随车”则进一步强调了官员带来的福祉,如同及时的甘霖滋润大地,比喻其政绩惠及民生。
“丹书历历烦申诫,白简棱棱惯击邪”两句,通过“丹书”与“白简”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官员在治理中的正直与严厉,既注重教化,又敢于打击邪恶势力,维护社会正义。
最后,“顿使西人谈美政,尽将光彩耀儒家”表达了诗人对施佥宪政绩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政绩不仅受到地方民众的赞誉,也能够为儒家文化增添光彩,影响更广大的社会群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施佥宪巡视地方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官员在治理地方、关注民生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清廉、公正官员的普遍期待与赞赏。
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
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
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
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
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
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
况今持盈戒攲器,不使逸豫常从流。
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
蕊珠仙驭远,横羽葆、簇霓旌。
甚鸾月流辉,凤云布彩,翠绕蓬瀛。
舞衣怯环佩冷,问梨园、几度沸歌声。
梦里芝田八骏,禁中花漏三更。
繁华一瞬化飞尘,辇路劫灰平。
恨碧灭烟销,红凋露粉,寂寞秋城。
兴亡事空陈迹,只青山、淡淡夕阳明。
懒向沙鸥说得,柳风吹上旗亭。
将谓霏微雨。恍朝来、虚檐生白,寒侵冒絮。
拟和盐花凌谢韫,巧思翻成金注。
谁寄我、雪车冰柱。
酿熟羊羔炉拥兽,羡画楼、金帐调宫羽。
人应共,回风舞。围场校猎淮云暮。
记当时、银杯缟带,网禽罝兔。
老去不禁鞍马力,独对愁吟似甫。
问一棹、剡溪何处。
愿与铁衣春解戍,把梁园、旧话供儿语。
孤梅外,梦魂度。
云胡不喜。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
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
八尺藤床,二升粟饭,方寸恢馀地。
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
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
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
刘项雌雄,蹠颜修短,无彼亦无此。
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