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刘茂生寄怀》
《答刘茂生寄怀》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昨夜入我梦,今朝得尔书。

彽徊一水上,凄断八行馀。

欲去愁江永,期归在岁除。

不知堤畔柳,春信近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答刘茂生寄怀》。诗中以梦境与书信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昨夜入我梦,今朝得尔书”描绘了诗人从梦中与友人相遇,再到收到友人书信的喜悦与感慨。接下来的“彽徊一水上,凄断八行馀”则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离别之感。诗人站在水边,望着那残缺不全的八行书信,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忧伤。

“欲去愁江永,期归在岁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离开,却又因种种原因而感到忧虑和困扰。最后,“不知堤畔柳,春信近何如”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仿佛在询问堤边的柳树,春天的消息究竟如何。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含蓄,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复杂感受。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卧龙之游钱通守得江字不及赋诗已解维矣熹用其韵纪事以赠并附卷末

君行安所适,冲风溯涛江。

传闻阆州好,未见心已降。

邀君康山游,听此巨壑淙。

班坐酌溪石,幽寻憩云窗。

劝君尽此杯,锦帆已稠杠。

明年傥来东,鸣铙建高幢。

访我深涧底,晤言绝纷咙。

城南且细说,慰我心悾悾。

(0)

九日奉陪高州史君莆阳别驾会稽丞公善化明府仲衡诗伯并屈子美元范二兄及郡中诸文武同登紫霄绝顶南望江湖北眺淮甸少快心目既归又得仲衡佳篇句法清丽情致悽惋三复不胜起予之叹谨次韵呈请皆赋之以纪一时之盛甚惠甚望

此日登高处,千岩锦树稠。

无人嘲落帽,有客赋悲秋。

忽忽尘中老,匆匆物外游。

江湖空极目,不尽古今愁。

(0)

十一月二十六日宿萍乡西三十馀里黄花渡口客舍稍明洁有宋亨伯题诗亦颇不俗因录而和之

鼎足炉边坐,陶然共一樽。

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

虽无康乐句,聊尔慰营魂。

(0)

送张彦辅赴阙

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

君行入脩门,披胆谒至尊。

问君此去谈何事,袖有谏书三万字。

明堂封禅不要论,智名勇功非所敦。

愿言中兴圣天子,脩政攘夷从此始。

深仁大义天与通,农桑万里长春风。

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

一朝决策向中原,著鞭宁许他人先。

(0)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其二

荣丑穷通祇偶然,未妨闲共耸吟肩。

君能触处真齐物,我亦平生不怨天。

(0)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其十五西屿

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

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