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涧横三面,冈峦匝四隅。
满门牛宿留,刺耳鸟喧呼。
造请难通谒,经过易失途。
锄犁有馀暇,歌鼓宴官奴。
沟涧横三面,冈峦匝四隅。
满门牛宿留,刺耳鸟喧呼。
造请难通谒,经过易失途。
锄犁有馀暇,歌鼓宴官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沟涧横三面,冈峦匝四隅”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地形的复杂与多变,沟壑纵横,山峦环绕,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壮丽与险峻。接着,“满门牛宿留,刺耳鸟喧呼”两句,通过牛的静默与鸟的嘈杂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略显荒凉的氛围,牛的沉默象征着劳作的艰辛,而鸟的喧闹则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造请难通谒,经过易失途”揭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困难,道路的复杂使得行进变得不易,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探索的艰难。最后,“锄犁有馀暇,歌鼓宴官奴”则描绘了农闲时节,人们利用空闲时间欢聚一堂,通过唱歌、击鼓来庆祝和娱乐,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另一面——虽然环境艰苦,但人们依然能找到欢乐和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朝时期农村社会的风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辛劳与乐观。
泗滨石窟如蚁族,巧匠琢山如琢木。
不问人家与官舍,轩窗随分作岩谷。
符离城东石更多,天划神刓相倚绿。
当年来过玉局翁,拄杖敲门步幽麓。
翼然危屋谁所兴,赐以嘉名号群玉。
翁家自有小仇池,壶中九华伴孤独。
经行趣尚绝世姿,丑好例皆蒙纪录。
银钩烂烂照无穷,走马来看僵立仆。
是时官梅香正阑,亦有海棠红映肉。
老翁盖棺二十年,世上遗编数遭狱。
只今见字如见人,满眼清风乱庭竹。
想当入海期汗漫,云车屡下仙山曲。
仙山缥缈虚无间,我欲凭之两黄鹄。
老松鳞甲待拿云,俯视梅花意亦亲。
粉色上参冬岭秀,虬枝下挽越溪真。
乘闲到此能终日,与我来游尽可人。
今代华光古韦毕,生绡一幅两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