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冬》
《点绛唇.冬》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

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

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0)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点绛唇·冬》。从词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严冬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怀。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一句,描写了冬日里狂风怒吼,天气阴沉,寒冷无处不在,将室内温暖的帐幕也给侵蚀了。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中,“髻鬟”指的是妇女头上的发髻,而“斜掠”则是形容其不整齐的样子。这里诗人通过对自己打扮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烦恼。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一句,则转向室内的情景。“少饮清欢”可能是指诗人独自一人小酌,寻求片刻的安慰。银烛即白蜡烛,而“花频落”则可能是指室内供奉的梅花,或许是比喻着诗人的青春易逝。

"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这两句,则预示着冬尽将至,春天即将到来,而“恁”字在这里用得非常传神,是对即将过去的冬日里所留恋和不舍的抒情。“春工”指的是春天的生长之力,“已觉”则意味着春意初萌。"点破香梅萼"中,“点破”有开始显现的意思,诗人通过对早春梅花绽放的情景描写,表现了自己对新生的期待与希望。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冬日景象和室内生活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严寒孤独中的情感起伏,以及她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渴望。朱淑真的笔触细腻,她以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致,捕捉到了冬日里的凄美和对春天的无限期待。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行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遍寻紫阁与圭峰。

(0)

史馆张学士知婺州

鸾掖分符又出麾,津亭目送片帆飞。

暂随越鸟栖烟树,重许吴侬见锦衣。

属邑行春熊轼稳,公堂卜夜蟹螯肥。

隐侯带眼看成缓,双阙恩深更忆归。

(0)

十九哥赴舒州太湖簿仍得假归乡

初官佐邑少嗟咨,且喜乡关得告归。

松菊门前三径在,烟波江上片帆飞。

枌榆旧社虽堪恋,星火严程不可违。

莫为栖鸾尚卑屑,悔将锦袄换蓑衣。

(0)

太守赵山父命刘秀才写予老丑索赞

香山有个狂客,恣游三十六峰。

不是河南贤尹,谁赠明月清风。

(0)

题曾世夫颐斋

吾友子曾子,滋兰涧溪幽。

药房动波底,韦编著床头。

梦吞六画香,身从三圣游。

上瞻岐山开,下聆雷声收。

告于閟灵龟,潜渊骑玉虬。

食菲足自养,朵颐非所求。

一朝浮洛书,绿字献禹畴。

分半啖虞翻,相视一笑休。

(0)

题清江胡民瞻忍堂

俗物茫茫奈我何,儿女昵昵不用呵。

先生笑问有酒么,醉来得句自长哦。

家风孝友春风软,床无黄金且青简。

君不见多愁多恼张公艺,枉却御前百馀字。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