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行》
《月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幽溪明素色,波月正潆洄。

溯洄当月夜,清影曳高桅。

舟入银河去,人疑雪夜来。

野鹭惊还宿,林乌止复猜。

水山同一照,烟树两难裁。

临流山意落,击楫水光开。

渔歌深入浦,耳外独徘徊。

所谓伊人者,此际亦悠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于幽溪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水面、舟影、山色、鸟鸣等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幽溪明素色”,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幽静的溪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纯净,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下来,“波月正潆洄”进一步描绘了水面与月光相互映照的动态美,涟漪轻漾,月影摇曳,生动而富有诗意。

“溯洄当月夜,清影曳高桅”两句,通过行舟的动作,将读者带入到月夜行船的情境中。月光下的身影在高高的桅杆上轻轻摇曳,既表现了行舟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舟入银河去,人疑雪夜来”运用了浪漫的比喻手法,将幽溪比作银河,行舟仿佛穿梭于星河之间,而诗人则仿佛从遥远的雪夜而来,增添了神秘与梦幻色彩。

“野鹭惊还宿,林乌止复猜”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灵在月光下的反应,野鹭被舟声惊起后又重新归宿,林中的乌鸦停止了猜疑,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观察与感悟。

“水山同一照,烟树两难裁”将水面上的倒影与山色融为一体,烟雾缭绕的树木难以分辨是实是虚,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美感。

“临流山意落,击楫水光开”通过行舟的动作,展现了水面上的光影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与赞美。

最后,“渔歌深入浦,耳外独徘徊”以渔歌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幽溪,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个画面在和谐与宁静中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行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超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

明明储后,冲默其量。徘徊礼乐,优游风尚。

微言外融,几神内王。就日齐晖,仪云等望。

本茂条荣,源澄流洁。汉称间平,周云鲁卫。

咨我藩华,方轶前轨。秋日在房,鸿雁来翔。

寥寥清景,霭霭微霜。草木摇落,幽兰独芳。

眷言淄苑,尚想濠梁。既畅旨酒,亦饱徽猷。

有来斯悦,无远不柔。

(0)

五君咏五首·其三刘参军

刘伶善闭关,怀清灭闻见。

鼓钟不足欢,荣色岂能眩。

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

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

(0)

还至梁城作诗

眇默轨路长,憔悴征戍勤。

昔迈先徂师,今来后归军。

振策眷东路,倾侧不及群。

息徒顾将夕,极望梁陈分。

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

丘垄填郛郭,铭志灭无文。

木石扃幽闼,黍苗延高坟。

惟彼雍门子,吁嗟孟尝君。

愚贱同堙灭,尊贵谁独闻。

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

(0)

七夕咏牛女诗

火逝首秋节,新明弦月夕。

月弦光照户,秋首风入隙。

凌峰步曾崖,凭云肆遥脉。

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

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

(0)

前溪歌七首·其一

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度。

莫作流水心,引新都舍故。

(0)

兰亭诗二首·其二

清响拟丝竹,班荆对绮疏。

零觞飞曲津,欢然朱颜舒。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