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邗江秋月夜》
《邗江秋月夜》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斜日侵疏牖,溯流杨柳隅。

晚风开夕照,转棹觅清酤。

舟人厌其数,安知意所愉。

澄江横素月,焉能独少吾。

秋月临秋水,秋光入画图。

月映秋如玉,水衔月似珠。

珠玉相辉耀,惟当在吾舻。

举目隋堤外,空使碧华趋。

锦缆人何在,迷楼那可呼。

我有紫霞想,不令素容孤。

水月能相载,秋风亦并驱。

皓魄依清景,应得洗心徒。

深宵银汉落,还向此中俱。

千年玄圃色,五夜共冰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乘舟游邗江时所见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斜日侵疏牖,溯流杨柳隅”,以斜阳映照疏窗,逆流而上至杨柳岸边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晚风开夕照,转棹觅清酤”两句,晚风吹散夕阳,诗人划桨寻找清酒,既表现了诗人对美酒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在寻求心灵的慰藉。

“舟人厌其数,安知意所愉”两句,通过舟人的不解与诗人内心的愉悦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追求精神满足的坚定。接下来,“澄江横素月,焉能独少吾”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仿佛月光与江水都为他所拥有。

“秋月临秋水,秋光入画图”描绘了秋月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丽。“月映秋如玉,水衔月似珠”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景象的纯净与珍贵,仿佛月光与水波都化为了玉石与珍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珠玉相辉耀,惟当在吾舻”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这幅美景之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举目隋堤外,空使碧华趋”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感慨,即使曾经辉煌,如今也只能成为回忆中的碧华。

“锦缆人何在,迷楼那可呼”两句,诗人通过追忆往昔的繁华与失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我有紫霞想,不令素容孤”则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孤独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水月能相载,秋风亦并驱”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无论是水中的月影还是秋风,都能成为他心灵的伴侣。“皓魄依清景,应得洗心徒”则寓意着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美好,得以净化心灵,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最后,“深宵银汉落,还向此中俱”描绘了夜晚银河的美景,诗人与自然一同沉浸在这一片宁静之中。“千年玄圃色,五夜共冰壶”则以神话般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与美好的向往,仿佛与天地同寿,共享宇宙间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夜行过一大姓家值其乐饮戏作

村豪聚饮自相欢,灯火歌呼闹夜阑。

醉饱要胜饥欲死,看渠也复面团团。

(0)

周洪道学士许折赠馆中海棠以诗督之

袅袅柔丝不自持,更禁日炙与风吹。

仙家见惯浑闲事,乞与人间看一枝。

(0)

龟堂杂兴十首·其一

朝来地碓玉新舂,鸡蹠豚肩异味重。

便腹摩挲更无事,老人又过一年冬。

(0)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四首·其二

山径攲危细栈通,孤村小店夕阳红。

竹郎有庙临江际,木客无家住箐中。

(0)

初冬杂题六首·其六

风雨声豪入梦中,不知身世寄孤蓬。

狐裘毡帽如龙马,天汉西南小益东。

(0)

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二首·其二

春暖山中云作堆,放翁艇子出寻梅。

不须问信道傍叟,但觅梅花多处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