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
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
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
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
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
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
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
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
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
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
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
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
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
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理西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美好景色的享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疏林、竹丛、春风等,营造出一片清新旷达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相聚时光难得以及品德高尚之人的珍贵。
“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开篇便设定了温馨友好之情,“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在自然中漫步的情景,而“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则深刻地表达了品德高尚之人的稀缺和保持美好品质的困难。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用斧头清理杂草比喻教诲如师,引导迷茫之人,而“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则描绘了心灵和环境都得到净化的景象。最后,“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写出了季节更迭、春天来临的美丽景色,而“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和高尚人格的无限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与品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友谊和个人修养的深厚情感。
万峰深处,忆升平朝市,往来诗侣。
三十余年桑海幻,云梦阴晴难数。
古刹依然,危楼无恙,几度经风雨。
钟声隐隐,赚人多少新句。
此地野鹤蹁跹,閒云自在,何日携筇去。
寂寂蒲团空影外,一片梅花香浦。
展卷题名,凭阑话旧,小作溪山住。
留连佳境,几忘寻棹归路。
如镜平湖,菱洲深处堪归。
绿幕红栏,画船双桨轻飞。
风荷窈窕,映玉人、浅碧罗衣。
一樽花下,重重锦裹香围。素手曾携。
闲来同赏芳菲。昨夜搴帏。容光疑是还非。
鸣琴闲抚,恨朱弦已脱瑶徽。
他年重到,剩吟杨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