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春暮有感》
《谒金门.春暮有感》全文
宋 / 杨冠卿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伤漂泊。负了花前期约。寒食清明都过却。

愁怀无处著。晴日柳阴池阁。风絮斜穿帘幕。

帘外秋千闲彩索。断肠人寂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将尽之际,对于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愁。"伤漂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流年不居、漂泊无定的痛感。"负了花前期约"则是指无法兑现与春天美好景致之间的承诺,因为时光易逝,春去秋来,美好的时光总是难以把握。

"寒食清明都过却"两节,是对时间流逝的具体描绘。寒食和清明是春季的两个重要節气,诗人感慨这两个節气也已经过去了,而自己依旧无法摆脱内心的愁绪。

"愁怀无处著"表达了诗人的哀愁无从寄托,无处发泄。"晴日柳阴池阁"则是环境描写,通过晴朗的天气和柳树的阴凉,以及池塘和楼阁的宁静美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寂寞。

"风絮斜穿帘幕"一句,更增添了一份幽静与孤独。轻柔的风吹动着窗棉(即窗外的柳絮),穿过了精致的纱窗,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细微流逝,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帘外秋千闲彩索"则是对室内装饰的一种描写。秋千是一种在室内悬挂的玩耍器械,而这里却显得无人问津,色彩斑斓却又显得寂寞,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断肠人寂寞"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孤独。"断肠"在这里形容诗人的哀愁达到了一种极致,只能用切肠断肠来比喻,显示出一种无以复加的悲伤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时间流逝的哀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孤独的心境,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表达对美好时光无法把握的伤感之作。

作者介绍

杨冠卿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生辰:1138-?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南还抵汕头埠,闻琰儿、球儿殇耗,哀感书此·其三

望尔成人竟不成,中年哀感倍伤神。

青山何处埋儿骨,黯黯愁云隔凤城。

(0)

送李伯质太守归里

船头伐鼓升船旗,潮州老守今南归。

天公予閒兼予健,人生七十古所稀。

方今中朝重耆硕,衮衮公卿头毕白。

但非策免皆固留,夜望三台自深惜。

如公此行今所难,文书十上辞一官。

即论知止亦高绝,况复远识时能观?

大海茫茫正龙战,老眼饱看犹健饭。

布帆无恙归去来,且喜春江鱼价贱。

公家旧住蕲黄间,结庐更向霍太山。

儿孙教识忠孝字,馀事广种山中田。

公归自得山中乐,累我中年别怀恶。

何时寄我山居图,相思远慰南飞鹤。

(0)

抵饶平作·其二

鼓角声何处,残碑不可寻。

田功迫秋急,山气入城深。

旧俗仍高髻,遗民半客音。

驱车来访古,空作绣衣吟。

(0)

叠望月韵答柳汀

閒愁万种扫难清,漠漠蛮江雨又晴。

归国人才辛弃疾,通天心事沈初明。

停云八表思朋好,朗月三生发古情。

书罢逍遥鸴鸠笑,剧怜愤世有庄生。

(0)

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其二

浮云飞絮澹春前,梦忆虮臣吁九天。

照海旌旗忠义社,渡江帆楫永嘉年。

遗殃箕子明夷地,并割颜回负郭田。

独对东风倍惆怅,故山回首郁愁烟。

(0)

赠马总戎四首·其三

兵法在整暇,治书如治军。

纵横飞白字,变化点苍云。

壮采溢毫素,雄心逼篆分。

金山伏虎石,重见勒奇文。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