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伯质太守归里》
《送李伯质太守归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船头伐鼓升船旗,潮州老守今南归。

天公予閒兼予健,人生七十古所稀。

方今中朝重耆硕,衮衮公卿头毕白。

但非策免皆固留,夜望三台自深惜。

如公此行今所难,文书十上辞一官。

即论知止亦高绝,况复远识时能观?

大海茫茫正龙战,老眼饱看犹健饭。

布帆无恙归去来,且喜春江鱼价贱。

公家旧住蕲黄间,结庐更向霍太山。

儿孙教识忠孝字,馀事广种山中田。

公归自得山中乐,累我中年别怀恶。

何时寄我山居图,相思远慰南飞鹤。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为送别友人李伯质太守回归故乡而作。诗中描绘了李太守在潮州任职后即将南归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

首句“船头伐鼓升船旗”形象地展现了送别的热闹场面,鼓声与船旗交织,渲染出离别的气氛。接着,“潮州老守今南归”点明了主题,李太守卸任归乡。

“天公予閒兼予健”表达了对李太守健康长寿的祝愿,认为七十岁还能保持活力实属罕见。接下来,诗人指出朝廷重视年长有德的人才,但许多官员因各种原因未能离职,流露出对李太守能主动辞职的赞赏。

“文书十上辞一官”描绘了李太守坚决辞官的决心,显示出他的高尚情操。“即论知止亦高绝”进一步肯定了他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感叹李太守能洞察时局,远见卓识。

“大海茫茫正龙战”暗喻国家局势动荡,而李太守却能在此时安然归隐,享受山水之乐。“布帆无恙归去来”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平安归乡的期盼。最后,诗人希望李太守能寄来山居图,以慰藉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李太守的品格,又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丘逢甲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送张逸人

人间疏散更无人,浪兀孤舟酒兀身。

芦笋鲈鱼抛不得,五陵珍重五湖春。

(0)

初还京师寓止府署偶题屋壁

秋光不见旧亭台,四顾荒凉瓦砾堆。

火力不能销地力,乱前黄菊眼前开。

(0)

下第退居二首·其二

未尝青杏出长安,豪士应疑怕牡丹。

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残。

(0)

题沧浪峡榜

分峡东西路正长,行人名利火然汤。

路傍著板沧浪峡,真是将闲搅撩忙。

(0)

古镜词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

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

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

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

(0)

赠雷卿张明府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

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

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