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抵饶平作·其二》
《抵饶平作·其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鼓角声何处,残碑不可寻。

田功迫秋急,山气入城深。

旧俗仍高髻,遗民半客音。

驱车来访古,空作绣衣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饶平城郊的秋日景象,以及历史变迁中的民俗风情。首句“鼓角声何处”以鼓角声引发对往昔战乱或历史痕迹的想象,但具体来源已难寻觅。次句“残碑不可寻”暗示了岁月流转中遗迹的沧桑,引人怀古之情。

“田功迫秋急”写出了农民们在秋季加紧农事的繁忙景象,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与季节的紧迫。接下来,“山气入城深”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饶平城被群山环绕,秋意浓厚的环境特点。

“旧俗仍高髻”反映了当地传统风俗的留存,妇女们依然保持着高髻的发型,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然而,“遗民半客音”又透露出人口结构的变化,部分居民已经带有外地口音,显示出时代的交融与变迁。

最后两句“驱车来访古,空作绣衣吟”表达了诗人自己驾车前来探寻古迹,却只能徒然发出感慨,抒发了对历史遗迹的凭吊和对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情绪。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丘逢甲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细致观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李驹以父集见授悲感有述

莽苍中原气不开,萧条海色隐蓬莱。

居然一雨将龙化,无数遗珠并月来。

地下修文班管业,君家接武佩刀才。

江南总有阳春和,白雪何人许更裁。

(0)

由钱塘门度六桥堤

拂幰莺啼出谷频,长堤天矫跨苍旻。

六桥天阔争虹影,五马飙轻散曲尘。

碧水乍摇如转盼,青山初沐竞舒颦。

莫轻杨柳无情思,谁是风流白舍人。

(0)

吴兴俞生者雅士多长者游晚得疾甚困而贫独与其所幸美人居沈伯麟为图之予诗纪焉

消渴文园竟若何,霅川秋色卧游过。

门前旧客随金尽,镜里新愁上鬓多。

空观不妨天女侍,小词犹要雪儿歌。

君看阿堵神明在,遮莫雄心未耗磨。

(0)

怀徐荆州子言却访之因先寄

野人归卧沧江头,衡门翛然何所求。

一榻颇为徐孺子,双眼愿识韩荆州。

即馀丘壑傍谁赏,欲往烟波牵我愁。

此日扁舟定相遇,可容人唤剡溪游。

(0)

春日閒居杂怀十首·其十

小石疏筠兴未阑,坐携诗卷对盘桓。

折腰吾道差无恙,销骨人言转自宽。

张挚敢传廷尉业,阮生宁恋步兵官。

吴门万顷沧浪在,好傍深林选钓竿。

(0)

送包大中之沧州运盐幕

杯酒河梁朔思严,太行飞雪拥高幨。

市中结客谁青眼,幕下为郎旧紫髯。

醉墨误题云母扇,雕盘初荐水晶盐。

知君故有筹边策,三府何年辟孝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