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乐之行恨未忘,时人又为去齐伤。
圣贤出处常如此,道运终天孰主张。
女乐之行恨未忘,时人又为去齐伤。
圣贤出处常如此,道运终天孰主张。
这首诗以孟子离开齐国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圣贤命运的感慨。首句"女乐之行恨未忘"暗示了孟子在齐国时可能遭遇了宫廷纷争或享乐主义的诱惑,他对此仍有所遗憾未能完全摆脱。次句"时人又为去齐伤"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孟子离去的惋惜和哀伤,认为他的离开是国家和个人的一大损失。
后两句"圣贤出处常如此,道运终天孰主张"深化了主题,指出圣贤人物的命运往往充满波折,他们的道德理念和治世之道虽应始终如一,但现实中的变故却难以掌控。"道运终天孰主张"表达了对世间大道运行规律的疑问,即在这样的大势下,谁又能真正左右历史的走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孟子的个人经历,寓言式地探讨了历史、道德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陈普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常蕴含深沉的人生哲思。
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
探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
藻荇纷纵横,鱼虾时跳掷。
同游好事者,喜我有此僻。
置酒助清赏,环坐藤阴侧。
白须比邻翁,怪语不自惜。
欲学三杯醉,相付一笑适。
酒罢循归途,翁亦返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