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青山曲,地暖留青春。
昔闻千树桃,香艳红氤氲。
游子想神仙,花下啼鸟驯。
于今空蔓草,况复种桃人。
唯应坞中月,清光无故新。
路转青山曲,地暖留青春。
昔闻千树桃,香艳红氤氲。
游子想神仙,花下啼鸟驯。
于今空蔓草,况复种桃人。
唯应坞中月,清光无故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山间小道的美景,"路转青山曲,地暖留青春"展现了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青翠的山峦,温暖的春意盎然。诗人回忆起往昔"千树桃"盛开的盛景,桃花香气四溢,红艳如云,环境宁静,游子在此仿佛能感受到神仙般的超凡脱俗,连鸟儿也显得温顺可爱。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只剩下丛生的蔓草,原有的桃树种植者已不在,令人感叹物是人非。最后,诗人寄情于"坞中月",清冷的月光虽一如既往,却增添了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时与今朝,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手把金尊酒满,相劝。
情极不能羞。
乍调筝处又回眸。
留摩留。
留摩留。
矮纸数行草草,书到。
总道苦相思。
朱颜今日未应非。
归摩归。
归摩归。
无赖灯花又结,照别。
休作一生拚。
明朝此际客舟寒。
欢摩欢。
欢摩欢。
谁道闲愁如海,零碎。
雨过一池沤。
时时飞絮上帘钩。
愁摩愁。
愁摩愁。
昨夜绣衾孤拥,幽梦。
一霎钿车尘。
道旁依约见天人。
真摩真。
真摩真。
隐隐轻雷何处,将曙。
隔牖见疏星。
一庭芳树乱啼莺。
醒摩醒。
醒摩醒。
楚灵均后数柴桑,第一伤心人物。
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浔阳百折。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寂寥千载,有人同此伊郁。
堪叹招隐图成,赤明龙汉,小劫须臾阅。
试与披图寻甲子,尚记义熙年月。
归鸟心期,孤云身世,容易成华发。
乔松无恙,素心还问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