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及甫入峡杂咏.十二培》
《次及甫入峡杂咏.十二培》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古风

舍车不涉猢狲愁,行舟未过虾蟆培。

咸池乐部十二钟,六丁挈置巫山背。

鳌头赑屃方壶裂,鲸腹膨脝海门碎。

凿开混沌尸者谁,事逐浮云堕茫昧。

(0)
注释
舍车:放弃车马。
猢狲愁:比喻世俗的忧虑。
咸池:古代神话中的音乐之池。
六丁:传说中的神名,负责守护天帝的宝物。
巫山:中国著名的山脉,常与神话故事相连。
鳌头:巨鳌的头部,象征权力或神秘力量。
赑屃:龙的一种,常被雕刻在石碑下。
方壶: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象征仙境。
鲸腹:比喻巨大的力量或空间。
混沌: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初开时的混乱状态。
尸者:可能指创造者或开创者。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茫昧:迷茫、模糊不清。
翻译
放弃车马不为猴群忧虑,乘船还未经过虾蟆堆旁。
咸池的音乐队伍演奏着十二种乐器,六丁神将把它们放置在巫山背后。
巨鳌头顶龟裂,方壶在赑屃背上破碎,鲸鱼腹部膨胀,海门也随之粉碎。
是谁在混沌中开凿,事情随浮云消散于迷茫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次及甫入峡杂咏·十二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舟行三峡时所见的奇特景象。首句“舍车不涉猢狲愁”形象地写出舟行避开险滩的艰辛,仿佛连猢狲也会为此忧虑。接下来,“行舟未过虾蟆培”暗示了峡谷的狭窄和地形的复杂。

“咸池乐部十二钟”运用神话典故,将自然景观与音乐元素相结合,形容山势如同十二种乐器奏响的乐章。而“六丁挈置巫山背”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神灵搬运的壮观画面。

“鳌头赑屃方壶裂,鲸腹膨脝海门碎”两句运用龙龟和鲸鱼的形象,夸张地表现了峡谷的深邃和壮丽,似乎连神话中的宝器都在其威力下破裂。

最后,“凿开混沌尸者谁,事逐浮云堕茫昧”以神秘的语气询问,是谁的力量开辟了这样的天地,而这些往事都随风消散在迷茫的云雾中,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三峡的雄奇险峻,同时也寓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历史的沉思。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强立许酒不至因以趣之

北里溪山翠满门,似闻小阮瓮浮春。

怜渠世乱益风味,念我途穷多苦辛。

旷士可无千日醉,浮生何事百年身。

临风日日香穿鼻,被缚甘为瓮下人。

(0)

慧光寺·其一

梦游山寺有馀清,邂逅来游却自惊。

珍重秋风知客意,又吹好梦到江亭。

(0)

玉盆应有意,要洗贪者廉。

(0)

寄浙西仓曹东圳

骨凡缘欠大还丹,饱食人间行路难。

灯火半生诗鬓老,江湖九月客衣单。

拈将红叶书愁思,摘得黄花当晚餐。

莫向吴松江上宿,梦魂偏怯雁声寒。

(0)

宿猿洞再和程师孟韵

入林休顾小猿惊,寿酒交持石外亭。

刺史尊崇上卿月,主人高隐少微星。

只因避雨投松盖,屡为障风夹桧屏。

笑语林猿能解意,往来应不限岩扃。

(0)

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

手种满栏花,瑞露一枝先折。

拄个杖儿来看,两三人閒客。

今朝欢笑且衔杯,休更问明日。

此意悠然谁会,有湖边风月。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