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休宁赵氏云屋省心翠侍问道亭有有堂五首·其三》
《寄题休宁赵氏云屋省心翠侍问道亭有有堂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

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馀山。

(0)
翻译
稀疏的老松显得清瘦,绿色的肌肤在深深的翠色中显现。
无论是在静坐、行走还是站立,它如同雪松和经霜的竹子,静静地守候在雨后的山峦。
注释
青疏:稀疏。
老瘦:老而清瘦。
碧孱颜:绿色的肌肤。
杳杳深深:深远而幽静。
侍坐侍行仍侍立:无论静坐、行走还是站立。
雪松:像雪松一样坚韧。
霜竹:像霜打过的竹子。
雨馀山:雨后山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寄托之地的向往与追求。

“青疏老瘦碧孱颜”一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描绘了树木的姿态,“青疏”指的是树枝繁密而又清新,“老瘦”则形容树干的苍老与细瘦,而“碧孱颜”更是对树叶绿色的生动写照,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杳杳深深万翠间”进一步渲染了这片林中的幽深和翠绿色彩,“杳杳”形容声响或景象的连绵不断,而“深深万翠间”则是对森林深处无尽绿意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未被打扰的自然中。

“侍坐侍行仍侍立”三句,通过动作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林的喜爱和留恋。他不仅在这里坐着,还伴随着四处游走,更在站立之中沉思,这种对自然的全方位体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雪松霜竹雨馀山”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雪松”给人以洁白与坚韧之感,“霜竹”则透露出寒冷与脆弱,而“雨馀山”则是对山间细雨氤氲景色的描绘。这些意象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同时也深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心灵寄托之地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个人内在世界和与大自然亲近之愿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危府教·其三

行脚诸方履历深,似禅和子寄丛林。

试拈朝报一转语,以道观之无损心。

(0)

发舟

宝气亭前首问途,清飙日日送籧篨。

丹枫无处不愁客,白鹭有情如导吾。

青竹閒垂任子钓,紫鳞时掣季鹰鱼。

烟波渺渺江天晚,水宿又听溪鸟呼。

(0)

和大参相公·其二

气压三千界,云横百尺楼。

地灵绝兴替,木老阅春秋。

杖屦逍遥步,琴书汗漫游。

利名空役役,回首愧禅流。

(0)

吴尉东阁西亭·其二

石板桥东阁,轩窗如此华。

碧虚澄水鉴,红影侵霜花。

似串歌云驻,如泥醉帽斜。

但惊风露冷,飘落怕还家。

(0)

游古仙岩

白蘋风里步清秋,来作灵岩古洞游。

笑倚飞云访仙迹,夕阳无语伴人愁。

(0)

书僧舍壁·其二

雪汁融融溪棹回,此山林竹亦佳哉。

看残未了槐岩在,笋蕨肥时又一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