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五一》
《诗偈·其一五一》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人有一卷经,无相亦无名。

无人能转读,有我不能听。

如能转读得,入理契无生。

非论菩萨道,佛亦不劳成。

(0)
翻译
一个人拥有了一卷经书,既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名字。
没有人能够解读它的内容,即使有我,也无法倾听其中的智慧。
如果有人能成功解读,就会领悟到超越生死的道理。
这并不局限于菩萨的道路,连佛陀也不必刻意去达成这样的境界。
注释
经:佛教中的经典文献。
相:具体形象或象征。
名:名字或标识。
转读:解读、理解。
契:契合、领悟。
无生:超越生死,佛教中指涅槃。
菩萨道:佛教中修行者的道路,尤其是向佛进阶的路径。
佛:佛教中的最高觉悟者。
劳:刻意、努力。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流露出浓厚的禅宗色彩。开篇即以“人有一卷经,无相亦无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抹去个人标识的境界。这一卷无名无相的“经”,象征着禅学中常说的“本无所有”,强调的是内在真理的直接体验,而非文字或知识的积累。

接着,“无人能转读,有我不能听”进一步探讨了这种超越语言和听闻的境界。这里的“转读”不仅是字面上的朗读,更指向对经典深义的理解与把握。而“我”则代表了个体心灵,无法通过常规途径去领悟这份深邃。

然而,当“如能转读得,入理契无生”的境界到来时,一切皆归于空性,超越了生死轮回。这里的“入理”是指达到禅学中的真理,而“契无生”则是达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非论菩萨道,佛亦不劳成”,表明这份悟性既不是通过菩萨道(即大乘佛教中菩萨修行)所得,也不是佛陀亲自证成的。这强调了一种直接体验和个人顿悟,是禅学追求的一种极致境界。

整首诗偈以其深邃玄妙、语言简练著称,展现了作者对禅理的独特领悟。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湖上杂言二十首·其八

赤日涸大江,家家泣禾黍。

如何千峰云,不作千峰雨。

(0)

郊行六首·其五

溪上有双桥,一一龙鳞石。

白发倚春风,愧尔樵人色。

(0)

寄子与明卿元美三子二首·其二

岂乏青云侣,其如白雪盟。

一分燕楚阔,三见柳梅生。

眼底簪袍计,身前词赋名。

放歌当落日,的的为谁明。

(0)

雨夜沈二丈至二首·其二

树色迷寒渚,江流没石梁。

惊风孤雁下,听雨一灯长。

蟋蟀夜堪赋,薜萝秋可裳。

相看爱容鬓,时序有新霜。

(0)

出郊过陆子和草堂同太史李公文学顾丈·其一

进艇吾能远,携尊客许同。

青天开万象,白浪失千鸿。

蓂荚细堪数,蘼芜寒几丛。

渔歌稍稍起,知在石湖东。

(0)

寄怀乡园游好五首

伏枕花频改,登楼月乍圆。

宦情疏病后,世事得愁先。

才已金门隐,名非白雪传。

新诗酬偃蹇,三叹暮云前。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