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艇吾能远,携尊客许同。
青天开万象,白浪失千鸿。
蓂荚细堪数,蘼芜寒几丛。
渔歌稍稍起,知在石湖东。
进艇吾能远,携尊客许同。
青天开万象,白浪失千鸿。
蓂荚细堪数,蘼芜寒几丛。
渔歌稍稍起,知在石湖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的景象,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首句“进艇吾能远”,表达了诗人乘坐小船,能够远游的心境。接着,“携尊客许同”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
“青天开万象,白浪失千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广阔的天空与翻滚的白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天空中万物皆显,而海面上的船只与飞鸟似乎都融入了波涛之中,失去了踪影,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蓂荚细堪数,蘼芜寒几丛”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力。蓂荚,即石楠叶,此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蘼芜,一种草本植物,寒意中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渔歌稍稍起,知在石湖东”以渔歌的响起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暗示了诗人所在的位置——石湖之东。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
晨鹊何处来,飞鸣向前除。
故人在天涯,遗我尺素书。
为言长相思,梦寐同所居。
所居亦靡他,上论揖让初。
觉来独怆然,淡月留太虚。
蹇予临末路,世味皆泊如。
一学未敢辍,尚念客气锄。
切磋与琢磨,政恐朋友疏。
自从吾子东,门乏长者车。
发挥天人奥,大辩孰起予。
丹阳何高明,吾子昔所庐。
南轩拂翠筠,北潭照红蕖。
蝗害非不虐,子食岂无馀。
滦江固自佳,何堪曳长裾。
春风旦夕至,归哉莫踟蹰。
南风入桂树,高叶碧峥嵘。
举手戏攀折,上与云烟撑。
黄金间白玉,遍地先晶荧。
笙箫坐间发,鸾鹤空中鸣。
浩歌山谷应,起舞衣裳轻。
一尊石上酒,如我浩气盈。
目送飞鸿尽,青云万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