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迷寒渚,江流没石梁。
惊风孤雁下,听雨一灯长。
蟋蟀夜堪赋,薜萝秋可裳。
相看爱容鬓,时序有新霜。
树色迷寒渚,江流没石梁。
惊风孤雁下,听雨一灯长。
蟋蟀夜堪赋,薜萝秋可裳。
相看爱容鬓,时序有新霜。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首句“树色迷寒渚”,以“迷”字生动地表现了寒气笼罩下的树木与江边的模糊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接着“江流没石梁”,通过“没”字形象地展现了江水上涨,淹没了原本露出水面的石桥,进一步强化了雨夜的沉寂与壮阔。
“惊风孤雁下”一句,以“惊风”和“孤雁”为意象,不仅描绘了风吹动时的声响,也暗示了雁群在风雨中的孤独与匆忙,增添了诗的动态感和情感深度。而“听雨一灯长”则将读者引入一个相对温暖、静谧的小空间,一盏灯火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以安慰和希望。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蟋蟀夜堪赋,薜萝秋可裳。”蟋蟀在夜晚的吟唱,薜荔与藤萝在秋天的装点,虽是寻常之景,却赋予了季节更替的诗意,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最后,“相看爱容鬓,时序有新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视而笑,共同欣赏着岁月带来的变化,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友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时间与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六龙受鞭海水热,夜半金乌变颜色。
天河蘸电断鳌膊,刀击珊瑚碎流雪。
朔方野客随云间,乘风来游海上山。
飞骧拖空渡香水,地避中原杂圣凡。
壮鳌九尺解霜鼓,瘦纹巨犬自掀舞。
惊看月下墨花鲜,欲作新诗授龙女。
人生行此丈夫国,天吴立涛欺地窄。
乾坤空际落春帆,身在东南忆西北。
吴松江水急如箭,昔见画图今识面。
百川应命争先趋,东注海门如赴战。
海波怒发驱潮头,战退吴松水倒流。
江潮一日两相斗,万古不决犹寇雠。
江水清兮潮水浊,江水不似潮水恶。
恶潮推出海中洲,堆积江面成山丘。
官忧水害难疏凿,横江四闸同时作。
潮来下闸潮平开,闸内不通潮往回。
潮波怒息捲底去,闸门又见江波怒。
闸上盘涡万阵分,闸下狂澜万骑奔。
万雷吼兮万鼓发,石走沙飞乱戈甲。
黄河冲破华山根,健瀑擘开青玉峡。
人言水性险且凶,不知水与人情同。
情涛识浪怒且愤,不在江潮在方寸。
水险尚可避,人险终难知。
人争额额罔昼夜,水争尚有潮平时。
《吴松江观闸》【元·惟则】吴松江水急如箭,昔见画图今识面。百川应命争先趋,东注海门如赴战。海波怒发驱潮头,战退吴松水倒流。江潮一日两相斗,万古不决犹寇雠。江水清兮潮水浊,江水不似潮水恶。恶潮推出海中洲,堆积江面成山丘。官忧水害难疏凿,横江四闸同时作。潮来下闸潮平开,闸内不通潮往回。潮波怒息捲底去,闸门又见江波怒。闸上盘涡万阵分,闸下狂澜万骑奔。万雷吼兮万鼓发,石走沙飞乱戈甲。黄河冲破华山根,健瀑擘开青玉峡。人言水性险且凶,不知水与人情同。情涛识浪怒且愤,不在江潮在方寸。水险尚可避,人险终难知。人争额额罔昼夜,水争尚有潮平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fdxjgUqg.html
文人语多工,徽纆自绳纠。
啮虫至么么,谓可悬户牖。
胡为大车轴,贯心竟何有。
禦寇近道翁,纵此澜翻口。
景略疏救时,袖此无用手。
挂名青史中,遗笑传不朽。
后世为美谈,姓字记谁某。
二公廊庙资,力可扶宇宙。
如何唱酬间,爬剔便絮垢。
仁义虱其官,有益国家不?
三叹《商君书》,掩卷重搔首。
群山如斗形,华盖气独壮。
奋身地势高,目极天宇旷。
周回万象澄,一一来献状。
中江漾孤屿,濒海横叠嶂。
楼台市中居,棋列相背向。
烈风搅沧林,落日鸣白浪。
蜃气薄浮云,溟濛杳东望。
长濠浸寒水,短楫起渔唱。
同游岂特达,竟尔忘得丧。
山下出蒙泉,夷坐待清涨。
一掬襟怀空,自谓羲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