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涸大江,家家泣禾黍。
如何千峰云,不作千峰雨。
赤日涸大江,家家泣禾黍。
如何千峰云,不作千峰雨。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江河干涸,农田受旱,百姓哀伤的情景。诗人以“赤日”形容烈日之炽热,“涸大江”则展现了江水干涸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干旱的严重程度。接着,“家家泣禾黍”一句,直接点明了百姓因农田受旱而痛苦的心情,通过“泣”字,生动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后两句“如何千峰云,不作千峰雨”,诗人提出了疑问,为何在山峰之上聚集的云朵,却不能化为雨水滋润大地?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不解和对雨水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环境下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鴞,而此与鴞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开国桐乡已白头,国人谁复记前游。
故情但有吴塘水,转入东江向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