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五首·其三》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五首·其三》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便是扪心石不移,飞龙留骨瘦难支。

明珠斛小难量泪,香梦衾寒苦卖痴。

南越千丝珊树网,东风三月海棠时。

此时欲待成追忆,一掬清愁一卷诗。

(0)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便是扪心石不移”以坚硬的石头比喻内心坚定不变的情感或信念,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执着与坚韧。接下来,“飞龙留骨瘦难支”一句,运用了龙骨的意象,象征着曾经辉煌的事物或人物如今已衰败不堪,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明珠斛小难量泪”将珍珠比作眼泪,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厚与复杂,即使是最小的容器也无法完全容纳。这一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香梦衾寒苦卖痴”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痛苦。这里的“卖痴”可能是指为了追求某种理想而付出的代价,或是对某种痴情的自我牺牲。

后半部分“南越千丝珊树网,东风三月海棠时”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南越之地的珊树与三月的海棠,既是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回忆。然而,这样的美好只是短暂的,如同东风吹过,海棠花落,预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最后,“此时欲待成追忆,一掬清愁一卷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希望通过诗歌来记录与纪念这些珍贵的记忆与情感。整首诗在深情的叙述中蕴含着对生命、爱情、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力和对情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戏呈叶提举

自笑肩舆钝似椎,不如马足快如鵻。

驱驰祇似江西日,懒病全非年少时。

熟睡疑空净石室,沈思若下董生帷。

道途不独输公敏,凡事相方总较迟。

(0)

滩上

片帆逆水过溪山,吾贱能谙世路难。

小雨作云迷涧谷,急风吹雪上波澜。

草根已定春来意,梅蕊犹含腊后寒。

渐老岂能支道路,扁舟欲去老渔竿。

(0)

和深父学士

故人气分比松筠,凌雨霜风转更新。

暇日莫辞三斗酒,浮云便是百年身。

今来古往祇如此,弟唱兄酬莫厌频。

雪霁拥炉须酩酊,月明分手更逡巡。

(0)

四月七日出城西见河中资政侍郎遇中叔联骑入池南门行东北隅以归各赋一首

一过西城首一回,经年欲往限尘埃。

蔷薇露湿春犹在,杨柳烟深晓未开。

雨后波光浮渤澥,云中山色隐蓬莱。

与君驰马竞东北,也道曾来池上来。

(0)

再用前韵·其二

夜色清如水新洗,月上烛明栖鸟起。

灼灼其华散成绮,仙翁岸帻光明里。

公明如月非如烛,文华亦非花得似。

安危自以天下任,故与众人同笑喜。

手折芳枝嚼红蕊,临池想濯沧浪水。

芳菲肯付游人醉,知公爱民一如子。

月盈易亏花落易,直须催促公排比。

公看光阴去无止,欻如白驹过隙耳。

(0)

和执中游山四诗·其四高阳池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阳池。

鱼鸟如故人,相忘不相疑。

但持青莲叶,不倒白接䍦。

我与之子游,何似山公时。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