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彭泽》
《过彭泽》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渊明昔抱道,为贫仕兹邑。

幡然复谢去,肯受一官絷?

予观长者忧,慷慨在遗集。

岂同孤蒙人,剪剪慕原隰。

遭时乃肥遁,兹理固可执。

独有田庐归,嗟我未能及。

(0)
注释
渊明:陶渊明。
昔:从前。
抱道:坚守道义。
仕兹邑:在本县做官。
幡然:突然。
谢去:辞职离去。
肯受:愿意接受。
一官絷:官职的束缚。
长者忧:前辈忧虑。
遗集:遗留的作品。
孤蒙人:孤独蒙昧的人。
剪剪:向往的样子。
原隰:平原和低地。
肥遁:隐退。
兹理:这样的道理。
固可执:确实值得坚持。
田庐归:回归田园。
嗟:感叹。
未能及:做不到。
翻译
陶渊明以前坚守道义,因贫困在本县做官。
但他突然辞职离去,怎肯接受官职的束缚?
我看前辈忧虑深重,他的遗作中充满激昂情绪。
他怎能像孤独蒙昧的人,只向往平原和低地的田园生活?
他顺应时势选择隐退,这样的道理确实值得坚持。
只有回归田园才是他的归宿,可惜我无法做到如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过彭泽》,他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切入点,表达了对陶渊明坚守道义、拒绝为官的敬仰之情。首句提到渊明当初出于对道的追求而选择在彭泽为官,但后来毅然辞职离去,不愿被官位束缚。接着,诗人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感受到他的深沉忧虑和高尚情操,不同于那些只为个人利益而追逐权位的人。

诗人认为,陶渊明在动荡的时代选择隐退,这种坚守道义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推崇的。然而,他感叹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回归田园,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高人格和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完全实践这种生活方式的遗憾。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啄木儿·自卧自卧

自卧自卧。
西方憩息么。
自佐自佐。
灵台聚真火。
发庚辛课。
相应和。
物物拈来都打破。
元来现此一个。
跳出后、无小无大。
敲着后、不刚不懦。
便却如这音声那。
响*玎铛明堂过。
遇玲珑、共庆贺。

(0)

无梦令·啜尽庐仝七碗

啜尽庐仝七碗。
方把赵州呼唤。
烹碎这机关,明月清风堪玩。
光灿。
光灿。
此日同超彼岸。

(0)

无梦令·此日方知颠倒

此日方知颠倒。
一切因心善做。
决烈便回头,换面更名堪讨。
全道。
全道。
正好安排炉灶。

(0)

无梦令·今则与公照烛

今则与公照烛。
无梦令中详录。
古圣富春诗,六白莹光如玉。
丁属。
丁属。
三块各人知足。

(0)

水云游 此首又见分梨十化集卷上

且住且住。
十月小春,当宜锁户。
一百日、练就重阳,也并无作做。
浑身要显唯真素。
挂灵明纸布。
信任他、走玉飞金,自恬然不顾。

(0)

踏莎行 干友打斧

片釜如求,那由选拣。
良工欲造无钱换。
今朝专礼我华宗,慈悲为首诸公办。
若得坚钢,劈开道眼。
灵台*耀持金简。
腰间柯烂决忘归,白云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