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古侠士,相送白衣冠。
生死关原重,兴亡案肯宽!
空思供橐膳,谁识报壶餐!
羞杀无鱼铗,从今莫浪弹!
曾闻古侠士,相送白衣冠。
生死关原重,兴亡案肯宽!
空思供橐膳,谁识报壶餐!
羞杀无鱼铗,从今莫浪弹!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在狱中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古代侠士精神的追慕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首句“曾闻古侠士,相送白衣冠”描绘了侠士们朴素而高尚的出征场景,白衣冠象征着纯洁和忠诚。
“生死关原重,兴亡案肯宽”强调了生死关头的抉择,以及对国家兴亡大事的严肃态度,暗示了诗人对民族大义的坚守。然而,“空思供橐膳,谁识报壶餐”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渴望能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但现实中却无人理解或支持。
“羞杀无鱼铗,从今莫浪弹”借用典故,"无鱼铗"源自《战国策·齐策四》中的孟尝君门客冯谖因不受重视而弹铗而歌,这里暗指自己怀才不遇。诗人表达的是对自身才华被埋没的悲哀,决定不再随意展示才能,以免徒增伤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古代侠士精神的向往,又有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体现了张煌言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品格。
长堤夹天沟,浩荡东南流。
上有骑马客,枯髯清两眸。
马后无飞盖,马前无鸣驺。
进无趑趄谒,退无轻侠游。
携金入市卖,十铺不一售。
包裹却归舍,置之床一头。
半夜光满屋,潜知是精镠。
贵物莫贱货,不如深巷收。
一旦遇知者,堆斗价可求。
寄谢路傍子,神珠难闇投。
岁云暮。叹光阴苒苒能几许。
江梅尚怯馀寒,长安信音犹阻。春风无据。
凭阑久,欲去还凝伫。
忆溪边月下徘徊,暗香疏影庭户。
朝来冻解霜消,南枝上,香英数点微露。
把酒看花,无言有泪,还是那时情绪。
花依旧、晨妆何处。谩赢得、花前愁千缕。
尽高楼、画角频吹,任教纷纷飞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