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存长公迹,一片石亦佳。
吾今凭眺上,四顾难为怀。
但存长公迹,一片石亦佳。
吾今凭眺上,四顾难为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峡山杂咏十三首》中的第四首《浮碧台》,通过“但存长公迹,一片石亦佳”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敬仰与感慨。在“吾今凭眺上,四顾难为怀”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登高远望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沉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时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关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邃思考。通过“一片石亦佳”的描述,诗人强调了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物,也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探索。同时,“四顾难为怀”则表达了面对广阔天地和悠久历史时,人们内心难以言表的感慨与思绪,引人深思。
汉家逐单于,日没处河曲。
浮云道旁起,行子车下宿。
枪城围鼓角,毡帐依山谷。
马上悬壶浆,刀头分颊肉。
来时高堂上,父母亲结束。
回面不见家,风吹破衣服。
金疮在肢节,相与拔箭镞。
闻道西凉州,家家妇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