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法藏禅院二首·其二》
《宿法藏禅院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弇   形式: 古风

白汗泣珠霍如洗,桔槔声噤松风死。

班如匹马客戾止,化人之宫矗天起。

错寞形骸宽一寄,天涯特地悲身世。

龃龉由来真博齿,白头区区忘男子。

跋狼之胡?狼尾,世路伤哉涩如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法藏禅院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白汗泣珠霍如洗”,以“白汗”和“泣珠”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清凉,仿佛是汗水在月光下闪烁,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桔槔声噤松风死”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桔槔声停止,松林中的风也似乎凝固了,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静默的纱幕覆盖,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接着,“班如匹马客戾止,化人之宫矗天起”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匆匆过客,而法藏禅院则像是一个永恒的存在,矗立于天地之间,暗示了佛法的恒久与超然。这不仅表达了对禅院的敬畏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短暂生命与永恒宇宙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错寞形骸宽一寄,天涯特地悲身世”两句,诗人借“错寞”(即错落、寂寞)表达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宽一寄”则透露出一种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不禁为自己的身世感到悲哀,这种悲哀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一种感慨。

“龃龉由来真博齿,白头区区忘男子”中,“龃龉”意指意见不合或冲突,这里用来形容人生的种种不顺与挫折,而“博齿”则是形容牙齿众多,这里可能暗喻人生的经历丰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虽然内心充满挣扎,但仍然坚韧不拔,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不忘保持男子气概,展现出一种刚毅与不屈的精神。

最后,“跋狼之胡?狼尾,世路伤哉涩如砥”以“跋狼”(即行走于狼群之中)象征人生的艰难与险阻,而“涩如砥”则形容世路的坎坷与不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深忧虑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清醒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弇

刘弇
朝代:宋   号:云龙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生辰:1048-1102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猜你喜欢

退斋林都宪饯别诗教和答·其一

到处台阶着眼频,乞閒犹是未閒身。

九华自昔参嵩岳,四海期公再甫申。

绣斧霜曾飞獬豸,赤霄名待画麒麟。

北山纵有遗文在,不道重瞳倚毗勤。

(0)

和表兄曾大尹写怀·其二

往时挟策走遥峰,大似化缘历万重。

行脚僧疑孙行者,叹时公是鹿皮翁。

诗评梓里声难协,酒放柴桑趣可同。

岩壑风流吾足矣,笑听儿稚说登庸。

(0)

少参归凤屿以带币赐贺

三年何德牧南邦,青眼真劳顾盼长。

驽马岂堪期远道,珍仪惊见出殊方。

币从综错机成锦,带缕云霞馥满裳。

文藻灿然皆实用,敢忘佩服负台光。

(0)

芭蕉

亭亭照出月朦胧,别样风流那可同。

半捲芳心如有恨,一缄书札怨无鸿。

含情苦战三更雨,入梦轻敲一夜风。

爱尔美人怜寂寞,十年惆怅绿窗中。

(0)

望茅山

绛石蒸暮霞,练江拂晴昊。

长风吹兰苕,波涛在芳草。

(0)

五日即事和右溪韵

麦风梅雨逐人来,犹有榴花照眼开。

京国乍尝新角黍,庭闱还忆旧蒲杯。

越山渺渺羊求径,燕树依依郭隗台。

欲献重瞳丝万缕,试看云气向蓬莱。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