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嵚岩鬼亦惊,世间儿女敢相轻。
文章自古传周燮,德行当时贵灭明。
四海生灵虽帖泰,两边豺虎尚纵横。
胸中久畜平戎策,不日敷施报太平。
铁面嵚岩鬼亦惊,世间儿女敢相轻。
文章自古传周燮,德行当时贵灭明。
四海生灵虽帖泰,两边豺虎尚纵横。
胸中久畜平戎策,不日敷施报太平。
这首诗《呈介之》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与犀利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首联“铁面嵚岩鬼亦惊,世间儿女敢相轻”,以“铁面”形容诗人的正直与刚毅,即使鬼神也会为之震惊,而世间之人却敢于轻视。这里不仅赞扬了诗人的品格,也暗含对世态炎凉的讽刺。
颔联“文章自古传周燮,德行当时贵灭明”,指出自古以来,文章与德行都是社会推崇的品质。然而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德行的重要性似乎被忽视或贬低,这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价值的坚守与批判。
颈联“四海生灵虽帖泰,两边豺虎尚纵横”,描绘了一个表面上看似安定和谐的社会景象,但实际上隐藏着不公与黑暗。这里的“豺虎”象征着社会中的恶势力,它们依然横行霸道,肆意妄为,与“帖泰”的表面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胸中久畜平戎策,不日敷施报太平”,表明诗人内心深处怀揣着平定乱世、实现天下大治的策略与抱负。他坚信不久的将来,这些策略将得以实施,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以及面对不公时的坚定立场和责任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