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
《古意》全文
唐 / 张碧   形式: 七言绝句

銮舆不碾香尘灭,更残三十六宫月。

手持纨扇独含情,秋风吹落横波血。

(0)
注释
銮舆:皇帝的车驾。
香尘:香气四溢的尘土,可能象征宫廷的奢华。
更残:夜深时刻。
三十六宫:古代皇宫的代称,表示数量多或范围广。
手持:握在手中。
纨扇:丝质的扇子,古代女子常用的装饰品。
含情:含蓄的情感,可能指思念或哀愁。
秋风:象征着凄凉或离别。
横波:形容眼睛像水波一样,此处可能指女子的眼眸。
血:这里比喻女子悲伤的眼泪。
翻译
皇家的车驾不会压过香尘,夜深时分,三十六宫中映照着月色。
她独自手持纨扇,心中满是情感,秋风拂过,眼中的泪如鲜血般落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宫廷废墟之景。在第一句“銮舆不碾香尘灭”中,"銮舆"指的是皇帝的车驾,但现在已经不再碾压那些散落的香气和尘埃,这表明了宫廷生活的消亡。第二句“更残三十六宫月”则是说昔日繁华如今只剩下冷清的月光洒在残破的宫殿上,"三十六宫"可能指的是广阔而宏大的宫苑,而现在却只剩下凄凉的夜晚和孤独的月亮。

第三句“手持纨扇独含情”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手持着轻薄的团扇,心中萌生出对往昔的无限感慨。"纨扇"是夏日用来摇风的扇子,但在这里它成为了怀旧之情的象征。

最后一句“秋风吹落横波血”则充满了悲壮和沉痛,"横波血"可能暗示着战争或宫廷中的争斗所留下的痕迹,而"秋风"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冷酷。整首诗通过对昔日繁华与今日凄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以及对于现实残酷的无力感受。

作者介绍

张碧
朝代:唐   字:太碧   籍贯:旧说为唐德宗贞元中   生辰: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

张碧,字太碧,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 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 
猜你喜欢

石门驿

午过石门驿,秋风吹广陌。

广陌正西成,场圃地无隙。

与与带秉禾,青青盈陇麦。

最喜秋雨足,绿野含渥泽。

老幼无菜色,仓箱颇有积。

四顾生欢心,青骢不须策。

路旁一农父,倚杖愁默默。

岂伊忧喜殊,其言鄙而得。

前年夏无收,所种供蟊贼。

去岁薄有穫,仅供半冬食。

今秋倍去岁,铚刈殊费力。

租吏下乡来,款接完赋额。

吏去业主至,逋欠坐求责。

吾农三时劳,曾无一日适。

我闻凄然悲,执政无良画。

井田与均田,制颇垂简册。

行之时势异,得寸还失尺。

罔民焉可为,恒产究安则。

翁其善保躯,展转增叹息。

(0)

览河臣奏报洪湖水势

淮水今何似,中宵未解忧。

波臣势方盛,赤子尔何尤。

庐舍皆如舫,桑麻尽附流。

每披灾疏报,似听泣声愁。

异涨知稍退,穷黎得慰不。

空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0)

万泉郊行即事四首·其三

雨过西山翠霭浮,物情人意总知秋。

片云犹绕孤峰顶,欲借朱明一刻留。

(0)

仲春郊行·其二

膴膴平原嫩绿萌,无边诗景入行程。

金吾莫漫频呼跸,野老春深正课耕。

(0)

题十二月人物画册·其十八

回廊枫桕染新丹,几许秋光结伴看。

莫道绮罗人怯弱,冰肌原不畏轻寒。

(0)

赐内大臣常明

禁籞宣劳久,恩隆志愈虚。

洁身正群仆,扈跸典周庐。

每以嘉谟告,因知丹悃摅。

清时无折槛,不用叩阶除。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