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上二首·其一》
《池上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小池新凿会天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

井干跳梁亦足乐,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池上二首(其一)》。诗人以新凿的小池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小池新凿会天雨",写出了池塘在雨水滋润下的清新气息,暗示了池塘的生机。"一部鼓吹从何来"则运用比喻,将雨声比作乐队的演奏,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和谐悦耳。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描绘了池中月影在草丛中的摇曳,以及月亮在云中时隐时现的情景,富有动态美。"井干跳梁亦足乐"借井蛙自得其乐,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欣赏。"洞庭鱼龙何有哉"则以洞庭湖的鱼龙反衬小池的宁静,进一步强化了池塘的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诗人寓言般地说,美好的歌声不应被月亮带走,而是留在池边,与清澈的池水一同沉浸在宁静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池塘景色的深深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渔家傲·其十

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阁新妆遍。

锦帐美人贪睡暖。羞起晚。玉壶一夜冰澌满。

楼上四垂帘不卷。天寒山色偏宜远。

风急雁行吹字断。红日短。江天雪意云撩乱。

(0)

绣鸾凤花犯/花犯.赋水仙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0)

春日早起·其二

楼上云山逐望来,楼前花木及时开。

老夫脚力犹强在,不记登临日几回。

(0)

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

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

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

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0)

牵牛花

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

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蜻蜓带露来。

(0)

答张文潜

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

瀛洲足风露,胡不减饥色。

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君妇定不贤,三梳奉巾栉。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