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
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
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
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
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
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
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中秋》由京镗所作,以明月为主题,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开篇即言“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强调了月亮无论何时都是美好的,但中秋更显得特别。接下来,诗人将明月比喻为瑶台宝鉴,挂在天空最高处,形象地描绘出明亮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月光如毫毛般细腻,遍布整个宇宙,万物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则写出了月光之亮,连星星都为之失色,而清风和露水更增添了宁静与幽深的氛围。
进入下片,诗人感叹时间如流水,“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表达岁月匆匆之意。他独自饮酒赏月,月光却仿佛陪伴左右,引发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直接抒发了对镜自照,白发增多的无奈。然而,诗人并未消沉,反而借月光邀请朋友共登高楼,共享佳节,体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月为引,寓情于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融入了人生的哲思,展现了宋词的意境之美。
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惊雪堕空。
传闻都城更复早,万官入贺明光宫。
自从开霁更不雨,和气直似青春浓。
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
从以震霆至三四,惊破蛰户纷昆虫。
宁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云千里同。
暗窗初听洒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
一日喜见瓦沟积,忍寒待伴炯不融。
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润四海恩无穷。
古来诗人咏不尽,巧思横出昌黎翁。
少时奋笔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疏慵。
儿曹作戏记昨梦,舞狻狞踞金双瞳。
谁人苦欲撩诗思,更作玉山高数峰。
移将刘叉两冰柱,辉映愈觉清心胸。
见之跃跃忽技痒,起呵冻笔寻诗筒。
开门一看天宇阔,素蜺百万翻长风。
琼楼玉宇满妙界,千林宝树春玲珑。
恨无高台三百尺,纵观万象凌空濛。
固知幻景有变灭,一时如入昆阆中。
仙家俄顷阅尘劫,安知此际非神功。
剩喜年来米价贱,便欲扶犁随老农。
墙头浊醪走来过,相与痛饮歌年丰。
《雪》【宋·楼钥】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惊雪堕空。传闻都城更复早,万官入贺明光宫。自从开霁更不雨,和气直似青春浓。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从以震霆至三四,惊破蛰户纷昆虫。宁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云千里同。暗窗初听洒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一日喜见瓦沟积,忍寒待伴炯不融。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润四海恩无穷。古来诗人咏不尽,巧思横出昌黎翁。少时奋笔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疏慵。儿曹作戏记昨梦,舞狻狞踞金双瞳。谁人苦欲撩诗思,更作玉山高数峰。移将刘叉两冰柱,辉映愈觉清心胸。见之跃跃忽技痒,起呵冻笔寻诗筒。开门一看天宇阔,素蜺百万翻长风。琼楼玉宇满妙界,千林宝树春玲珑。恨无高台三百尺,纵观万象凌空濛。固知幻景有变灭,一时如入昆阆中。仙家俄顷阅尘劫,安知此际非神功。剩喜年来米价贱,便欲扶犁随老农。墙头浊醪走来过,相与痛饮歌年丰。
https://shici.929r.com/shici/zsdgX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