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张都阃宗大题画四首·其二》
《为张都阃宗大题画四首·其二》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古风

绿槐夹道熏风起,庐阜东南云昼晦。

雷轰雨泣鬼神惊,一泻奔流几千里。

五云山下六月寒,九曲滩头清海翻。

只应三峡桥边暮,长有诗人坐石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与静谧之美。首句“绿槐夹道熏风起”,以绿槐和熏风营造出初夏时节的清新氛围,槐树成行,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

接着,“庐阜东南云昼晦”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庐山在东南方向,云雾缭绕,使得原本明亮的白天变得昏暗,这种景象既神秘又壮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来,“雷轰雨泣鬼神惊,一泻奔流几千里”,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雷声轰鸣,雨水倾盆而下,天地间一片混沌,但随后雨势减弱,水流如瀑布般一泻千里,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震撼与壮美。

“五云山下六月寒,九曲滩头清海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下的清凉与滩头的清澈,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五云山下依然保持着凉爽的气息;九曲滩头的海水在雨后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清澈,仿佛翻滚着清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只应三峡桥边暮,长有诗人坐石阑”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想象着在黄昏时分,诗人独自坐在石栏上,凝视着那蜿蜒曲折的江水,心中涌动着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敬畏。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送韩克赞

两月衾裯厌久眠,荷君惠问每床前。

频烦药物酬多病,郑重舟航动老年。

落木门墙秋水宅,乱山城郭夕阳船。

扶筇起送迢迢目,揽结馀情更小篇。

(0)

与张东海别

顺便南安路,朱幡刺史舟。

相逢惊白发,未到说黄州。

细雨传杯落,浮云傍席流。

临岐更挥翰,不复有离忧。

(0)

喜施知州焕伯致政

乞身章上笑颜开,未信吴人果自呆。

孙冕怕教差致事,陶潜真要赋归来。

松杉野寺滕滕杖,蔬果邻家草草杯。

山水常年旧游伴,高吟清啸有追陪。

(0)

理诗草

佚老馀生愿,失子末路悲。

不幸衰飒年,数畸遭祸奇。

独存朽无倚,如木去旁枝。

剩此破门户,力惫叹叵持。

屑屑衣食计,一一费心思。

思深气血耗,㾓痹引百肢。

多忘识虑浅,耳瞆目兼眵。

一旦一身内,有此众病滋。

所苦不敢诉,常畏老母知。

小孙蠢不学,次儿诞而痴。

后事不足观,百忧无一怡。

吾性无妄好,执善信不疑。

垂垂垂白乡,朝斯还夕斯。

高高冥冥者,何物顾相欺。

似我未蒙祜,及有菑害罹。

滚滚人海中,黑白何可劙。

口亦不能问,理亦不能推。

以死致度外,且活是便宜。

今日尽今日,明日岂可期。

亦复酌我酒,亦复吟我诗。

我诗无好语,稿苴从散遗。

儿在曾裒葺,今纸著泪糜。

抱患天地间,空言亦奚为。

(0)

和陈惟夤先生姑苏钱塘怀古韵·其五

海气薄宫阙,燕幕伤故都。

正如当道蛇,延颈待人屠。

一枝难苟安,展转南飞乌。

(0)

杜东原先生入乡贤祠

节孝公然当祀典,千年香火见斯人。

莫由贵子能为地,却信穷儒自致身。

标榜令名贤者位,追陪诸老德之邻。

奉歌斐语林堂靖,再拜祗迎飒有神。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