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槐夹道熏风起,庐阜东南云昼晦。
雷轰雨泣鬼神惊,一泻奔流几千里。
五云山下六月寒,九曲滩头清海翻。
只应三峡桥边暮,长有诗人坐石阑。
绿槐夹道熏风起,庐阜东南云昼晦。
雷轰雨泣鬼神惊,一泻奔流几千里。
五云山下六月寒,九曲滩头清海翻。
只应三峡桥边暮,长有诗人坐石阑。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与静谧之美。首句“绿槐夹道熏风起”,以绿槐和熏风营造出初夏时节的清新氛围,槐树成行,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
接着,“庐阜东南云昼晦”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庐山在东南方向,云雾缭绕,使得原本明亮的白天变得昏暗,这种景象既神秘又壮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来,“雷轰雨泣鬼神惊,一泻奔流几千里”,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雷声轰鸣,雨水倾盆而下,天地间一片混沌,但随后雨势减弱,水流如瀑布般一泻千里,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震撼与壮美。
“五云山下六月寒,九曲滩头清海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下的清凉与滩头的清澈,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五云山下依然保持着凉爽的气息;九曲滩头的海水在雨后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清澈,仿佛翻滚着清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只应三峡桥边暮,长有诗人坐石阑”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想象着在黄昏时分,诗人独自坐在石栏上,凝视着那蜿蜒曲折的江水,心中涌动着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敬畏。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佚老馀生愿,失子末路悲。
不幸衰飒年,数畸遭祸奇。
独存朽无倚,如木去旁枝。
剩此破门户,力惫叹叵持。
屑屑衣食计,一一费心思。
思深气血耗,㾓痹引百肢。
多忘识虑浅,耳瞆目兼眵。
一旦一身内,有此众病滋。
所苦不敢诉,常畏老母知。
小孙蠢不学,次儿诞而痴。
后事不足观,百忧无一怡。
吾性无妄好,执善信不疑。
垂垂垂白乡,朝斯还夕斯。
高高冥冥者,何物顾相欺。
似我未蒙祜,及有菑害罹。
滚滚人海中,黑白何可劙。
口亦不能问,理亦不能推。
以死致度外,且活是便宜。
今日尽今日,明日岂可期。
亦复酌我酒,亦复吟我诗。
我诗无好语,稿苴从散遗。
儿在曾裒葺,今纸著泪糜。
抱患天地间,空言亦奚为。
《理诗草》【明·沈周】佚老馀生愿,失子末路悲。不幸衰飒年,数畸遭祸奇。独存朽无倚,如木去旁枝。剩此破门户,力惫叹叵持。屑屑衣食计,一一费心思。思深气血耗,㾓痹引百肢。多忘识虑浅,耳瞆目兼眵。一旦一身内,有此众病滋。所苦不敢诉,常畏老母知。小孙蠢不学,次儿诞而痴。后事不足观,百忧无一怡。吾性无妄好,执善信不疑。垂垂垂白乡,朝斯还夕斯。高高冥冥者,何物顾相欺。似我未蒙祜,及有菑害罹。滚滚人海中,黑白何可劙。口亦不能问,理亦不能推。以死致度外,且活是便宜。今日尽今日,明日岂可期。亦复酌我酒,亦复吟我诗。我诗无好语,稿苴从散遗。儿在曾裒葺,今纸著泪糜。抱患天地间,空言亦奚为。
https://shici.929r.com/shici/7qL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