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城南隐者居,春田绕屋总膏腴。
儿孙候暖晨驱犊,灯火分凉夜校书。
入社有怀占乐岁,趋朝无梦候公车。
相逢自叹飘零久,投老归来愧不如。
爱尔城南隐者居,春田绕屋总膏腴。
儿孙候暖晨驱犊,灯火分凉夜校书。
入社有怀占乐岁,趋朝无梦候公车。
相逢自叹飘零久,投老归来愧不如。
这首元代诗人贡性之的《城南耕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隐士生活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者在城南的宁静生活,以及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联“爱尔城南隐者居,春田绕屋总膏腴”,开篇即点明了隐者所居之地——城南,那里春意盎然,田野肥沃,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膏腴”不仅指土地肥沃,也暗含着生活的富足与舒适。
颔联“儿孙候暖晨驱犊,灯火分凉夜校书”,进一步描绘了隐者家庭的生活细节。清晨,儿孙们在温暖的阳光下赶着牛群,忙碌而和谐;夜晚,室内灯火通明,家人围坐一起,或读书学习,或交流心得,温馨而宁静。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展现了隐者家庭的和睦与知识的传承。
颈联“入社有怀占乐岁,趋朝无梦候公车”,则从更广阔的视角,表达了隐者对社会和政治的态度。他虽隐居乡间,但心中仍怀有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同时,他并未完全脱离尘世,对朝堂之事有所关注,但又不追求功名利禄,体现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尾联“相逢自叹飘零久,投老归来愧不如”,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与隐者相逢,诗人自叹自己漂泊已久,未能像隐者那样在晚年回归宁静的生活,内心充满遗憾。这一联既是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过往选择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城南耕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身人生轨迹的思考与反省。
东皇太恝,任匆匆花落,更随流水。
绝好韶光容易了,寂寞莺俦燕侣。
燕自呢喃,莺还踯躅,未忍抛侬去。
恍然如梦,梦中犹记词语。
尚有前度刘郎,重提往事,说向神仙住。
欲问人间何世也,却被尘缘相负。
依旧绯桃,不逢崔护,幻景无凭据。
漫伤迟暮,一春同此情绪。
凉秋清切。乍相逢处,谈笑难歇。
期君更尽杯酒,河梁执手,匆匆舟发。
十载萍缘莫定,见时正悲噎。
问此去、何日归来,目断珠江绿波阔。
无人不道伤心别。况凄风、苦雨重阳节。
知音落落谁是,当唤汝、是天涯月。
好放团圆,应照陈蕃,卧榻悬设。
为尚有、千斛愁情,待向徐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