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落拓名心碎。满眼伤时泪。海隅同调问何人。
惨绝雨亭宿草在孤坟。平生不惯轻然诺。
与世无交错。青灯黄卷案头埋。
便有千回滋味个中来。
廿年落拓名心碎。满眼伤时泪。海隅同调问何人。
惨绝雨亭宿草在孤坟。平生不惯轻然诺。
与世无交错。青灯黄卷案头埋。
便有千回滋味个中来。
这首《虞美人·怀家育卿》由清代诗人陈步墀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廿年落拓名心碎”,二十年的时光流逝,名利之心已成碎片,流露出岁月无情,功名易逝的感慨。“满眼伤时泪”,满目所见皆是伤感之时的眼泪,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愁。
“海隅同调问何人”,在遥远的海边,寻找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却不知何处可寻。这句透露出诗人孤独与寂寞的情绪,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无奈。
“惨绝雨亭宿草在孤坟”,惨烈的景象如同雨后的荒凉草地,覆盖在孤独的坟墓之上。这里以凄凉的自然景象象征亡友的离世,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
“平生不惯轻然诺”,一生中从不轻易许下承诺,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信守承诺的品质。“与世无交错”,与世无争,不与世俗相交,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态度。
“青灯黄卷案头埋”,夜晚的油灯下,黄纸书卷堆满桌面,象征着诗人夜以继日的勤奋学习或思考。这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便有千回滋味个中来”,在这其中,有着千百种滋味,无论是苦涩还是甘甜,都源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这句话总结了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获得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时间、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
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
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
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