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梢头腊雪消,东风犹著晚寒骄。
新年花柳传芳信,去腊星霜变斗杓。
来共春烟情冉冉,洒随疏雨泪萧萧。
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
杨柳梢头腊雪消,东风犹著晚寒骄。
新年花柳传芳信,去腊星霜变斗杓。
来共春烟情冉冉,洒随疏雨泪萧萧。
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淡远。首句“杨柳梢头腊雪消”写出了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杨柳上的积雪融化,预示着新生的开始。而“东风犹著晚寒骄”则表明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东风中仍带有几分晚冬的寒意,展示了诗人对细微气候变化的观察。
接下来的“新年花柳传芳信,去腊星霜变斗杓”描绘了新的一年里花开柳绿,自然界更新换代的景象。其中,“去腊星霜变斗杓”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时间流转和物态改变的过程。
“来共春烟情冉冉,洒随疏雨泪萧萧”则是对初春时节情感的抒发。“春烟”指的是春天迷蒙的景色,“情冉冉”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情思,而“洒随疏雨泪萧萧”则形象地描绘了细雨中带着哀愁的感觉,似乎连天空也在为往事洒落眼泪。
最后,“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蛾眉一闭”是形容时间飞逝的迅速,而“年华改”则是指岁月更迭带来的改变。即便如此,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唤醒那些遗留在心中的魂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雨多蕨芽肥不已,拳曲重重毛色紫。
一夕雷惊总怒生,茎茎看与龙头似。
畲人采得兼香蕈,殷勤持向从阳市。
无人肯买充盘餐,多为性寒损肌理。
清斋我久绝膏腴,不为逃禅学妙喜。
高堂往日好伊蒲,野蔌山肴思所嗜。
肉味乾濡未忍甘,姜桂相滋今疾止。
鸡豚无复佐晨羞,蔬食从今至没齿。
寸寸春葱总断肠,枝枝冬笋休生矣。
不知天下士,浪说客三千。
堂中食客已散尽,荒村鸡犬犹依然。
可怜意气今谁见,可惜豪华若飞电。
曲沼高台翳短蒿,遗碑断碣封残藓。
雄风不及朱亥椎,侠气终输鲁连箭。
当年三窟意何深,岂料坟崩狐兔侵。
一曲雍门空洒泪,千秋泉户罢鸣琴。
我行访古长叹息,西照东流浩无极。
于今竟少市义人,休言养士不得力。